“护农直通车”开进田间地头
梧州市万秀区公安机关延伸警务触角护秋粮丰收

夏郢派出所民警帮助农户整理稻茬。
深秋的清晨,阳光洒满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广袤田野间,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收割机穿梭其间,农户弯腰拾穗的身影与机器轰鸣声交织,勾勒出和美乡村的丰收画卷。
乡村振兴,平安是根基。时下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梧州市公安局万秀分局延伸警务触角,将“护农直通车”开进田间地头,通过路面执勤+视频巡查+无人机巡航,聚焦源头安全防范、靠前问需纾难、联动解纷止争,营造良好的秋收环境。
“李叔,注意收好镰刀、编织袋等农用工具,有需要帮忙的随时联系我们巡逻队。”梧州市公安局夏郢派出所民警李磊杰一边帮助农户整理农地的稻茬,一边细心叮嘱安全事项,“各位村民,根据天气预报提示,今天晴天,傍晚有雨,大家抓紧时间抢收秋粮,提前做好防雨措施。还要提醒大家:连续下雨田间道路湿滑、土质松软,注意人身安全,发生意外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我们的工作围着农时转、贴着需求干。”万秀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黄耀平介绍,为保障抢收工作高效推进,辖区各派出所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发布秋收预警,提醒群众“趁雨停间隙抢收”;同时联动村“两委”,将预警信息传递至每家每户,确保群众提前筹备防雨、抢收事宜。
针对秋收期间农村人员流动大、农用物资集中的特点,夏郢派出所依托“主防”机制,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打通便民利农“最后一公里”。
民警与村干部共同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组建“民警+辅警+群防群治力量”的巡逻队伍,采取“车巡+步巡+视频巡”相结合的方式,对田间地头、粮食晾晒场、农机停放点等重点区域,加大清晨开镰、傍晚转运和夜间看护时段的巡逻密度,切实筑牢秋收时节乡村平安防线。
“有民警天天在田间转,我们白天干活放心,晚上睡觉也踏实。”夏郢镇凤凰村农户竖起大拇指。
聚焦秋收后群众售卖农产品资金到账的关键节点,民警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模式,线下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线上充分利用网格微信群,向群众宣讲“涉农补贴诈骗”“虚假购物退款”“冒充收购商诈骗”等常见骗局及防范方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颗粒归仓。
“秋收之际,容易引发各种矛盾纠纷,我们经常到田间地头转一转,既及时开展普法宣传,又能将小纠纷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夏郢派出所所长杨林说。
万秀公安分局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原则,组织派出所民辅警联合村干部等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排查粮食收购、农机调度、晾晒烘干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托村民自治,广泛发动退休老支书、老教师等村民认可度高的乡贤力量,对发现的纠纷以更接地气、更添温情的方式第一时间现场处置,推动多元化解纷,实现矛盾纠纷“排得出、化得掉、控得好”,确保农户能集中精力投入秋收。今年以来,在万秀区粮食主产区,夏郢派出所共排查矛盾纠纷55起,化解率75%。
秋收以来,万秀警方还组织民辅警走访企业,指导其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累计开展企业安全检查50多次,推动秋收全流程、全链条管得好、控得稳,保障秋粮生产安全有序。
(广西法治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