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西西林:法治产业双推进 句町故地焕新颜
时间:2025-11-07 09:53来源:平安广西网责任编辑: 陈言

法治产业双推进 句町故地焕新颜

西林县深化平安建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悠悠千年古国,滔滔驮娘江水。

地处桂滇黔三省接合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历史上曾是句町古国的政治中心之一。秋冬时节,记者看到,这片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句町古国”,清澈的溪流在村前轻淌,金黄的果实在枝头盈动,成群的牛羊在山间徜徉,村民或在田间劳作,或在厂区理货……展现出一幅社会稳定、产业兴旺、群众安居的新画卷。

今年以来,西林县围绕区位特点,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突破,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三级联动快速反应机制,高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筑牢平安根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10月底,县乡两级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矛盾纠纷342件,成功化解327件,化解成功率达95%以上。

接边警务协作,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格局

西林县马蚌镇是广西最西端的一个乡镇,清水江与南盘江在这里汇合,三条大桥在江面伫立,勾勒出一道“脚踏三江、鸡鸣三地”的地理奇观。

自然地理有界线,社会治理无局限。近日发生的一起跨省(区)盗窃案,生动展现了西林县政法部门与滇、黔两省临近州县协同联动、强化治理的成效。

10月27日8时许,马蚌镇居民老黄发现停放在院子里的摩托车不见了。他急匆匆来到马蚌派出所报警。

“看到群众着急,我们也很着急!”马蚌派出所所长秦辉说,接警后他立即安排民辅警开展侦查,很快便发现了犯罪嫌疑人林某的盗窃行为。但此时,林某早已驾驶案涉摩托车进入云南省罗平县,企图利用两省(区)边界逃脱控制并销赃。

掌握线索后,办案民警立即联系罗平县公安局鲁布革派出所协助布控。当日16时许,抱着侥幸心理的林某在返程中落入两地公安民警布下的法网。面对确凿证据,林某坦白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于当晚被刑拘。

“案件朝发夕破,得益于‘三所警务联动机制’。”秦辉介绍,近年来,在上级政法部门协作下,马蚌派出所与鲁布革派出所及贵州省兴义市公安局三江口派出所不断深化警务合作,构建“就近出警、先期处置、协作配合”的联动快反模式,逐渐形成了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通过警务联动、多方协作、合力整治等方式,三个派出所所属辖区的群体性事件、警情、案件、纠纷数量均稳步下降,有效维护了接边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繁荣发展。

三级联动体系,构建“多兵种联合作战”新模式

“我对调解结果很满意,款项也已全部收到。”10月29日,西林县古障镇渭归村村民老曾接到西林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回访电话时高兴地说。

5月26日,听说西林县综治中心已运行,老曾马上来反映了一件让他烦恼很久的纠纷:2023年4月,他驾车路过大房村上八保屯时,不慎刮到村民老韦家门,经协商,现场赔偿了对方8800元。事后经第三方机构专业评估,相关损失实际仅有2550元。老曾要求老韦返还6000元,但老韦一直未返还,也不愿接受调解。

受理后,西林县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动联调机制,联系古障派出所、县人民检察院,了解案情及办理进度。随后又依托“周研判”工作例会,组织公安局、检察院等单位召开案件分析研判会,协同推进纠纷化解。

5月29日,西林县综治中心组织老曾与老韦进行调解。经过“背靠背”做工作,两人矛盾一点点化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老韦分两次将款项返还老曾,双方握手言和。

“综治中心是我县整合信访接访中心场所资源而建设的,实现了‘多中心’功能合一,让群众化解纠纷‘最多跑一地’。”西林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陆准说,除了上门反映,还有更便捷方式,即“码上服务”和“五单”调解。

“码上服务”指的是西林县在该县5G党建大数据平台基础上开发的“矛盾纠纷处理”功能模块并形成二维码,然后张贴在县综治中心及各乡镇村屯、群众家门口的显眼位置。群众扫码即可上报自己的糟心事和忧心事。“五单”调解则指群众“点单”、平台“派单”、网格“接单”、部门“办单”、群众“评单”,形成闭环管理。

7月30日,家住西林县马蚌镇武定村武定屯的老熊扫码反映,因山林界线不清,村民老王与其儿子拔了他家29棵桉树苗。老熊要求老王赔偿,老王却坚称林地是他家的。平台“派单”给马蚌镇综治中心。中心接单后,联合马蚌派出所、马蚌司法所于7月31日到林地现场进行调解。调解人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邻里山林纠纷,引导双方理性分析利弊。经过数小时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并签订调解协议:老王赔偿老熊29棵树苗的损失共计290元,当场支付赔偿金;对林地上方路边争议地,双方保持现状,不得开发种植;对路下方争议地,则以老王家林地最里边的杉树根为界线。调解结束后,老熊对调解人员连声感谢。

今年以来,西林县以“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特别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该县建设一站式受理平台,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体系,深化警网联动、矛盾联调、问题联防、平安联治“四联”机制,共受理矛盾纠纷342件,成功化解327件,化解率提升至95%以上。

法治安澜,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砂糖橘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广西首个成功种植咖啡并创立本土品牌县”……一张张亮丽的名片见证了西林县的新风采。

古障镇是自治区产业强镇、西林县茶叶和水果第一大镇。时值深秋,该镇进入采摘季,一筐筐黄灿灿的砂糖橘不断运向泰源果业公司。砂糖橘在生产线上翻滚前进,经过清洗、除叶、选果、包装等程序,最终被送进不同的冷库等待装车发货。

“7号库已入库15吨,准备发往新加坡;8号库10吨发往沙特阿拉伯;9号库发往中亚、俄罗斯等地……”该公司执行董事刘建军如数家珍。他表示,该公司进驻以来,在西林县政法部门和古障镇党委政府的服务保障下,产业兴旺,没有遇到制约发展的难题。

为护航特色产业,西林县政法部门在镇综治中心专门设立“农林产品交易矛盾纠纷调解室”,将农林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堵点痛点化解在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力。

前不久,古障镇因受台风影响迎来较强降水,村民老林的果园遭遇内涝。为抢救即将丰收的砂糖橘,他紧急开挖涵洞排水,不得已挖断了上山桥梁和道路。老林果园排水通畅了,却影响了在山上种植砂糖橘的40多户村民通行,他们采摘和运输水果怎么办?镇综治中心获悉这一信息后,立即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地头勘查并联合开展调解,很快形成了先搭建便桥、后申请资金建桥并拓宽涵洞的解决方案,为村民解了燃眉之急,也避免了水果采摘、运输的迟延。

截至目前,西林县砂糖橘种植面积超20万亩,综合产值超25亿元。该县还种植了14万亩油茶、11万亩以铁皮石斛为主的林下经济和10万亩茶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西首个成功种植咖啡并创立本土品牌的县,其咖啡产业也迎来提速发展。

古障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杨泰熙表示,镇综治中心针对当地实际需求,推出多语种说理普法服务,并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农林产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筑起一道坚固屏障。

法治安澜赋能产业发展。今年以来,西林县政法部门依法打击各类涉企违法犯罪,积极开展法治护企专项行动,累计走访企业115家次,开展“送法入企”讲座宣传10次,化解涉企纠纷5起,为企业挽损100余万元。

从贫瘠荒凉到茶果飘香,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从羊肠小路到康庄大道……在新时代平安法治建设倾力护航下,这片千年故地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广西法治日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