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精准救助+前端防范”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时间:2025-09-16 11:06来源:重庆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近年来不断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立创新机制踏出精准救助之路,抓前端防范深化未雨绸缪之策,优化审理程序推动纳入立法之轨,全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坚实司法屏障,打造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基层样本”。

精准救助  绝不能抛下孩子不管

日前,一起普通的离婚案在简易巡回法庭内审理,双方坚决要求离婚,男方更有意愿抚养孩子,案情简单,可快速判决结案。但该案的特殊性在于双方当事人都是残疾人,他们的孩子小兰是一个患有智力二级残疾的九岁小女孩。

庭审现场,小兰紧紧地攥着爷爷的手,眼神飘忽,透着稚嫩和怯懦,在爷爷身后探出小小的脑袋,看着她的父母大声争论抚养归属,突然,这双眼睛噙满了泪水。

这双流泪的眼睛深深地印在了该案审判长杨飞雪的心里。在随后的家事案件调查中,杨飞雪了解到,小兰妈妈仅能从事部分家庭劳作。小兰爸爸现做保安工作,日休夜作,与家人尤其是小兰缺乏基本的交流。爷爷七十多岁且右眼失明,承担家里的大部分劳作和家务,是小兰最依赖的人。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本该享受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美好童年,却如此孤独、沉默、胆小、不与外界交流,被隔离在正常生活之外,她最缺的并不是物质,而是对其智力发育、社会融入、交流障碍的精准救助。

为了将一个孩子拉出黑暗,杨飞雪和少审法官们分工协作,走访社区、街道,联系民政、妇联和学校等单位,协调专业机构和公益团体,让小兰的救助工作落到了实处:由沙坪坝区法院牵头协调,该区慈善总会和所在街道商会提供资金支持,高校提供心理辅导、特教专业人员支持,社区提供心理辅导及知识辅导场地支持,小兰所在小学提供特教场地支持。

每周三特教专业老师在小学对小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每周五心理咨询师在社区四点半课堂对小兰及其他孩子进行团体辅导和知识传授,他们共同帮助小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引导小兰如何与周围人交流,同时也引导其他人如何与小兰交流。

半年后,小兰的交流能力明显改善,她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开始学习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的读音和书写,遇到困难学会了向别人求助,并且交到了好朋友,一切正在朝着实现小兰独立生活、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景迈进。

据了解,在长期的家事案件审理方式的探索过程中,沙坪坝区法院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未成年人救助机制”,搭建起包含行政部门、社会团体、NGO、NPO等组织的联合救助帮扶平台。一旦在审理家事案件中发现确需救助的困难儿童,立即启动“救助机制”,制定精准帮扶方案,整合社会资源,精准救助了一个又一个身陷困境的未成年人。

法治副校长  用心沁润每一株“幼苗”

“以后遇到校园霸凌,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在向家湾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的任琴琴拿着自己做的教学道具向讲台下的学生们提问,旁边的手语老师快速地将这句话用手势传递给同学们。

这一幕发生在今年年初,沙坪坝区法院法官任琴琴作为该校法治副校长,按照惯例精心准备了法律知识课件,来到学校普法。

向家湾小学,是一所公办的既有普通教育又有特殊教育的融合教育学校,有很多聋哑、智残的孩子在这里上学。每个季度,任琴琴和蔡洪林两位法官在繁忙的审判工作之余都会留出时间来到这所位于歌乐山上的学校,与孩子们交流,向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琴琴姐姐”“蔡蔡哥哥”。

据了解,为了让“法治副校长”机制切实发挥效用,沙坪坝区法院将主要力量集中在一些留守儿童多、特殊孩子多的薄弱学校,以及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学校,根据需求为特殊学校配置一男一女两位法治副校长,形成校园法治建设和法院送法服务有机对接的格局。为此,沙坪坝区法院主动与区教委对接,研究确定特需学校16所,将法治副校长全部下沉。

一个个法治副校长们频繁往返于法院与学校之间,将一颗颗法律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田。

创新审理程序  引入心理测评机制

深夜,一个少年趁夜穿过半掩的大门潜入了一间存放贵重物品的厂房,盗窃价值共计人民币22680元的集成电路芯片2盒,销赃后获得赃款人民币700元。案发后,唐某的父亲退赔了全部损失。

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资深少审法官刘原引入心理测评机制,对接心理咨询机构派遣具有成长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介入,对唐某进行心理疏导,围绕生理、心理、家庭、社会、学习成长环境等因素对唐某犯罪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作《心理测评报告书》,其中包括涉及唐某个人、家庭、社会各方面需要予以着手的矫治建议。

“直接判案既省事又快捷,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大费周章地投入这么多时间、精力、资源?”刘原指出了心理测评机制的必要性,“因为‘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必须贯穿审判执行、判后延伸帮教、顺利回归社会全过程。《心理测评报告书》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征,在后续矫正中所具有的参考作用无可替代。”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