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聚能破局 在酒城大地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时间:2025-04-03 11:48来源:四川法治报责任编辑: 安羽

前不久,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一对特困老人因“家务事”到纳溪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纳溪区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申请支持起诉,该案虽符合条件,但就这样“一诉了之”,无疑激化了矛盾。后来,检察官依托驻综治中心的独特优势,整合多方力量开展了诉前调解并促成和解,达到“事心双结”效果。这是泸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真实写照,也是依托综治中心建设“一站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缩影。


泸州市综治中心分析研判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形势

近年来,泸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要求,探索构建“多中心合一、一站式解纷”新路径,破解基层治理“资源碎片化”这一关键难题,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取得了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32%、群众满意度达98.6%的亮眼成绩。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凝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综合施治的工作合力……当前,在全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泸州正迈出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的步伐,不断引领人民群众遇到问题、有矛盾纠纷就到综治中心成为新风尚!

整合力量“握指成拳”提效能

在这场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正以蓬勃之势展开之时,纳溪区综治中心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亮丽的光芒。

纳溪区综治中心由4栋楼组成,分为ABCD四个区域。其中,4栋楼一楼为群众提供来访接待、登记分流、纠纷调处、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公证办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功能服务;二楼有指挥调度、智慧治理、公安大数据研判、诉讼裁决、检察听证等多功能应用场景;三楼以上为常驻部门办公区域,便于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目前,纳溪区综治中心已整合了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社会工作部、信访等18个职能部门常住办公,设置26个窗口,涵盖纠纷化解、风险防控等7大核心功能56项业务。这里不是简单的多部门办公的集纳地,而是泸州市立足“数据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凝心聚力打造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纳溪区综治中心。

“在纳溪区综治中心,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即可解决从来访接待、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矛盾调处、弱势群体支持起诉、仲裁及诉讼等全链条服务。”据纳溪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杨建敏介绍,自2022年7月以来,纳溪区综治中心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682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9.8%。全区诉前调解成功率提升到55.6%,群众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2%,镇村化解矛盾纠纷占比从85.5%提升到98.6%。

据了解,纳溪区综治中心建设经验入选2023年度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纳溪区的案例为泸州市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提供了范本,也标志着规范化建设探索的“泸州模式”逐渐走向成熟。2024年,时任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靳磊在纳溪区综治中心实地调研时,对该中心推进资源整合、机制建设、信息支撑等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将其成功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为全省基层治理提供示范。

这样“多中心”合一整合力量的例子还有不少。在泸县云龙镇,这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的平台作用,构建起“一中心全域统筹、四板块全链协同、一网格全科服务”的“1+4+1”工作格局,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新路径。


纳溪区综治中心组织区法院、区司法局等入驻单位与属地镇综治中心进行矛盾纠纷线上研判

“一站式”解纷迈向平安新高度

在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征程中,泸州深入探索“多中心合一”,基于“数据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全力打造“一站式”高效解纷平台。这一创新实践,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践行,不仅顺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更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

叙永县秉持“一站治理、有解思维”,积极投身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浪潮。通过持续发力推动社会治理朝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大步迈进,成绩斐然。在这一过程中,叙永县成功走出了人民群众满意度逐年攀升的“上行线”,以及各类案事件数量持续下降的“下行线”,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县等殊荣,其“石榴籽”调解委员会更是被评为全国模范。

随着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研判工作的不断深入,太伏镇在化解矛盾、防范风险方面的整体效能得到显著提升,提炼总结的“一站式”联动解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古蔺县针对婚姻家庭纠纷高发的情况,精准施策,专门设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通过这一专门机构,从源头上着手,全力防范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升级,有效遏制“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为万千家庭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泸州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破解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点多面广、大而不强”的难题,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迈向新高度,为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全国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泸州经验”。

精准领航走出治理“新样板”

在当下基层治理的复杂格局中,泸州积极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有力抓手,精准破题,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指明新方向。

泸州金融商圈作为城市发展的活力地带,集金融、商贸、办公、观光、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区域内包含2个大型商场、43家金融机构、41家互联网公司及超2000家经营主体。这里人流如织、物流繁忙,经济与商业形态丰富多样,然而也正因如此,矛盾纠纷极易滋生。面对这一状况,泸州市江阳区顺势打造金融商圈综治中心,并创新探索出“1+3+9”工作模式。该模式深度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多方力量,为辖区量身定制9大服务,涵盖法治体检、信用修复、案件快办、法律咨询、商事调解、知识产权保护、公证服务、法治宣传及一般矛盾纠纷化解。通过这一创新模式,精准聚焦商圈发展需求,为区域经济稳健前行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坚实保障,让综治中心成为商圈稳定发展的“护航舰”,清晰勾勒出基层治理在复杂经济区域的精准路径。

1月欠资欠薪清理、2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治理、3月重点人群管理服务……泸州市龙马潭区综治中心作为主城区一级的核心枢纽,立足辖区实际,深耕矛盾深层次破解之道,创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月一专题”专项行动,月月有重点、步步稳推进。每月围绕特定主题,整合多部门力量集中办公、共同研判问题,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充分发挥区级综治中心的联动辐射作用,紧密联结辖区11个镇(街)综治中心,推动治理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每一处角落,以点带面,为基层治理整体效能提升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泸州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以创新模式与扎实行动,精准锚定基层治理的难点与痛点,持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构建更为和谐、有序、发展的基层社会生态。

结语

泸州这场以法治力量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变革,跨越了从“多扇门跑断腿”到“一扇门解千结”的巨大鸿沟,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如今,在长江与沱江的滋养下,泸州正以“进一扇门、登一张网、解万般难”为行动纲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创新带来的便利与温暖。未来,泸州将持续砥砺前行,不断汇聚法治合力,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向着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平安泸州法治泸州全力迈进,让酒城大地上的这份民生答卷愈发精彩,绘就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新画卷。

张霞 李文倩 陈博文/图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