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在司马相如故里,法治的暖流漫过城乡烟火、滋养人心田垄
时间:2025-10-21 15:13来源:四川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在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条的声音清脆悦耳;在城区,法治宣传栏前市民驻足品读……初秋时节,走进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法治的暖风扑面而来,普法的细雨润物无声。

自“八五”普法开展以来,蓬安县紧扣中心工作抓普法,突出重点对象抓学法,着眼依法治理抓用法,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深度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普法宣传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

据统计,“八五”普法开展以来,蓬安县新园乡宽敞沟村、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蓬安县司法局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兴旺镇三青沟村、巨龙镇羊角嘴村、正源镇红豆村创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相如青春驿站”创成省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笔架山法治文化广场创成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入选四川首届法治建设重点培育阵地,嘉洲华郡小区被纳入全省依法治理试点小区。

谋篇布局

绘就法治蓬安新蓝图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普法力度,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全社会的内在意识和自觉行动,全力推动蓬安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在蓬安县法治政府建设暨“府院联席”工作推进会议上,蓬安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副主任邱跃峰说道。

2021年“八五”普法伊始,蓬安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印发了《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八五”普法决议》,对全县“八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对象要求、工作步骤和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八五”普法依法治理纳入全县年度重点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并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定期专题研究推进。

通过召开“八五”普法启动会、推进会压实责任,推动各级各部门制定专项规划和年度要点,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同时,建立“清单化管理+常态化督导”机制,将普法任务细化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时限清单。

微信图片_20251020150853.jpg

蓬安县举行宪法集中宣誓仪式蓬安县司法局供图

分类施策

精准发力织好普法网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在2024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蓬安县委书记唐方春领誓,现场举行了庄严的宪法集中宣誓仪式。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整齐列队,面向国旗,右手握拳,庄严宣誓,用坚定有力的誓言表达了对宪法的忠诚和对法治的敬畏,彰显了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心。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蓬安县针对领导干部、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坚持分类指导,坚持普法教育分众化、普法方式差别化等方式,在开展“法律七进”进行分类普法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重点人群普法教育,努力实现普法教育全覆盖。

实施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健全学法制度,创新“1+2+N”学法清单,推行“年度计划+季度重点+月度提示”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全覆盖,组织“一把手”讲法治课400余场次,建立新提任干部法律知识测试制度,通过率100%。

建立政府、司法、学校、社会、家庭五方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协调会,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责任清单》,整合法院开放日、检察云课堂等资源,形成“法治教育社会资源图谱”。法治副校长落实“五个一”职责,每学期讲1次全校法治课、指导1个学生法治社团、参与修订1次校规、对接1家法律实践单位、跟踪帮扶1名特殊学生。

针对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精准普法服务1200余场次,推出“相如护蕾计划”、家事法律诊所、定制普法包、新就业形态法律保障手册等,推动农民工欠薪投诉量同比下降2%,老年人反诈意识进一步提升,实现从“被动普法”向“预见式普法”转型。

精耕细作

打造多元普法新格局

走在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文化广场上一幅幅法治标语,时时刻刻提醒着村民们遵纪守法,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养成法治思维和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习惯。

据油房沟社区党支部书记龚奇伟介绍,该村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契机,创新普法宣传载体,依托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民调解室等阵地,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法律知识宣传等活动;利用微信群等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成立法治志愿服务队,向居民送法、讲法、析法,引导党员干部学法、懂法、用法,带动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如今在油房沟社区,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谢谢陈书记,正是你的苦口婆心,使我能够重新开始。”近日,蓬安县兴旺镇三青沟村村民李某感激地说道。原来,李某因工伤事故致残,多次找用人单位协商赔偿无果,走投无路的他一度产生了危及生命的错误念头。得知此事的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法律明白人”陈建清事发当日凌晨3时赶到李某家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劝导,以案说法,以心化人,一夜的陪伴和劝说终于使李某放弃了该念头。随后,陈建清工作室联合蓬安县司法局兴旺司法所一起帮助李某积极与用人单位协商,成功帮李某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近年来,蓬安县探索建立法治宣传教育“333”新模式,健全“法治宣传组织体系、法治宣传保障体系、法治宣传工作体系”三项机制;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完善“一乡(镇)一法官”“检企服务”“企业法治体检”等制度;成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312个,培育“法律明白人”1588名。

延伸触角

创新打造特色法治阵地

走进笔架山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景墙、法治立柱、法治树池、法治趣味鼓、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随处可见,群众纷纷驻足观阅,让他们在闲庭信步中接受法治熏陶和教育。蓬安县笔架山法治文化广场是蓬安县政府将法治元素融入建设规划一体打造的综合性广场,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集合了法治宣传、学法用法、休闲娱乐等功能。

有照片展出、有电子视频播放,还有实景呈现……蓬安县“相如护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相如青春驿站的法治宣传形式多样、内容有趣。该驿站是集“参观、学习、教育、管理、帮扶”等功能于一体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基地,包括主题文化过道、“相如护蕾”工作室及法治教育功能区三大板块。相如青春驿站,让青少年在法治活动中受到警示,在法治教育中受到感染,不断提升法治素养,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常态化、规范化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蓬安县法院编著的普法读本《张三身边那些法律事儿》已出版发行。该读本以普通农村群众“张三”为主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为蓝本,按照人一生的成长轨迹与社会经历,设置“小时候”“打工”“结婚”等13个实体法章节,以及“打官司”“执行”2个程序法章节,系统解读普通群众从出生到离世可能遭遇的法律问题,把晦涩的“成文法”转化为易懂的“内心法”,引导群众养成依法办事的好习惯。

同时,蓬安县搭建线上线下多元融合的立体宣传矩阵。线上,通过新媒体平台累计发布普法内容1.7万余条,并创新推出AI普法主播“蓬司君”。制作的“蓬司君”法治微视频,凭借生动有趣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内容,累计浏览量突破8万次,有效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拓宽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让法治资讯触手可及。

如今的蓬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蔚然成风。法治暖流如江河奔涌,漫过城乡烟火,滋养人心田垄。踏上新征程,蓬安县将普法宣传深度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普法宣传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法治的种子在这座浸润着司马相如辞赋风骨的城市孕育、开花、结果,为推动蓬安县高质量发展凝聚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