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向三仟:为民而行三仟路,向善而驰万里心
时间:2025-11-26 13:46来源:四川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向三仟,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4月出生,四川天全人,2005年12月入伍,2017年7月从警,现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二级警长。从军营到警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他始终怀揣“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深耕雪域高原八载,以“三仟善心映雪域,一腔赤诚护民安”的坚守,累计联系爱心人士捐赠价值近200万元物资,用点滴善举凝聚民族团结力量,用铁血担当守护一方平安。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获评“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云南彝良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甘孜好人”“甘孜州爱心慈善个人”“十佳优秀班长”等23项荣誉,被群众亲切赞誉为“慈善达人”。

心为根

筑牢爱民为民初心

向善而行,是刻在向三仟骨子里的本能。农村出身的他,自幼便将“助人为乐”奉为信条。参军后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践行使命,不仅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更曾在国家重大活动中展现军人风采。2008年,他有幸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表演任务,在世界瞩目的舞台上,以严谨的作风、昂扬的姿态完成演出,用青春热血诠释责任与担当;转业民政岗位后,他延续善念,用脚步丈量民情,为从警之路筑牢爱民根基。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正在西藏执行演习任务的向三仟奉命星夜驰援。彼时的灾区余震频发、飞石不断,暴雨引发的洪水随时可能冲毁临时安置点。作为班长,他带领战友徒手刨开废墟,抢出群众藏匿的6000元现金、牲畜及贵重物品;面对汹涌洪水,他果断采取“一人守护十名群众”的转移方案,在2.5小时内将2000余名受灾群众安全转移至高地。救援途中,他带队清除路障30余处,三次成功规避山体塌方,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打通“生命通道”。撤离时,群众夹道欢送,送来的天麻、水果等慰问品被他婉拒,只留下“军民鱼水情”的温暖记忆,他也因此获评“云南彝良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14年转业至雅安市天全县民政局后,向三仟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民政岗位,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得知一名6岁儿童因父母意外双亡沦为孤儿,他主动上门收集材料,全程代办孤儿证,确保孩子及时享受国家救助政策,此后更是持续关注其成长,用爱心填补亲情空白。

在民政工作的三年间,他累计帮助200余名困难群众,个人出资6000余元看望百岁老人、救助流浪汉,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温暖传递善意,成为弱势群体的“贴心人”。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民生无小事,每一份坚守都能为群众带去希望,也为他日后从警后的慈善之路埋下伏笔。

善举为翼

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2017年7月,向三仟怀揣对公安事业的热爱,考入德格县公安局,自此将这片雪域高原视为第二故乡,把牧民群众当作亲人。他深知,德格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是发展之基,而善心善举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桥梁。八年来,他利用工作之余发起一系列爱心公益活动,让爱心跨越山海,在雅砻江畔绽放出最美的团结之花。

    “高原的孩子需要温暖,更需要知识的力量。”这是向三仟常挂在嘴边的话。2021年儿童节,时任中扎科派出所民警的他,多方联系社会企业,为偏远的中扎科小学送去价值40万元的“六一”礼物,包括30台电脑、投影仪、复印机各1台,6000元助学金及465套羽绒服、爱心书包和定制藏装,让雪山下的孩子们收获了最甜蜜的笑容;2022年11月,向三仟调任竹庆派出所后,针对当地“长冬无夏”的气候特点,历时两个月协调爱心人士,为竹庆镇中心小学700名师生送去定制“羽绒校服”,让孩子们温暖过冬;次年10月,他又将目光投向海拔4000多米的麦宿镇阿木拉村小学,通过浙江义乌爱心公社筹集160个保温杯、160个书包及课外书、文具等物资,解决了孩子们冬季饮水难、学习用品短缺的问题;2024年10月,他再次为中扎科镇雄拖小学等三所学校送去753套御寒衣物和学习用品。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帮助近2000名山区学子,用爱心为他们铺就求学之路。

     为民初心从未褪色,救急解困始终在线。2022年初,向三仟在进村入户时发现,瓦通村村民呷措因感染包虫病卧床一年,腹部肿大如孕,家庭贫困无力医治。看到呷措“想活下来照顾三个孩子”的渴望,他当即承诺:“治病的钱我来想办法!”

随后的两天里,向三仟接连拨打数十通电话,通过爱心渠道筹集善款2万元,同时联系四川省人民医院专家,为呷措争取到手术机会。手术中,医生不仅摘除了呷措体内3斤重的感染脏器,还意外切除了16斤重的肿瘤,让濒临绝境的她重获新生。康复后,呷措一家用藏族最高礼仪“碰头礼”向他致谢,最小的一双儿女每次见到他都紧紧抱住不放。这份跨越民族的“活命情谊”,成为德格警民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此外,向三仟还坚持每月为2名“五保户”购买生活物资,与78岁的呷绒阿妈结下“母子深情”,每逢节日都会上门探望;并于2022年3月发起“乐龄陪伴”活动,筹集5000元资金让23名留守老人欢聚一堂,为偏远牧区的老人们送去“公安关怀”。


善地担当

铁血警魂护佑安宁

“没有平安,各族群众的幸福感从何而来?”这是向三仟的初心叩问,也是他扎根公安一线的行动指南。对群众,他柔情似春江水;对罪恶,他疾恶如仇胜寒锋。从基层派出所到特巡警大队,他始终以“锋线尖兵”的姿态,冲锋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的最前沿,用铁血守护着善地安宁。

2024年5月,三名游客驾车行驶在高原路段时突发车辆抛锚,彼时天色渐暗、气温骤降,孤立无援的游客焦急万分。向三仟闻讯后,当即带领队员携带工具赶赴现场,顶着刺骨寒风将故障车辆推至安全地带,随后连夜联系附近修理厂,协调维修人员连夜抢修。看着故障车辆恢复正常,游客们紧握他的手连声道谢,事后还特意送来“品德高尚热心助民”的锦旗。这桩看似平凡的小事,正是他“一切为了群众干,一切围绕群众转”信念的生动践行,也是他对群众“柔情”的最真实写照。

在最偏远的中扎科派出所和治安最复杂的阿须派出所任职期间,他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信条,走遍辖区421平方公里的每一条路,化解草场边界、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60余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0余个。

每年4至6月,向三仟都会带队驻守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虫草山,开展巡逻防控、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护航牧民群众平安增收。2025年9月,在侦破浪多乡“9.11”故意杀人案的野外缉捕中,他从马背上摔落导致左侧腕粉碎性骨折,却忍着剧痛坚持战斗,直至凶手落网,用铁血担当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受伤至今,还伤情未痊愈的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当下又缠住纱布坚持参加省厅战训教官培训。

作为特巡警大队大队长,他先后执行缉捕任务15余次、重大安保任务20余次。参与创建“善地警务”品牌,打造“岗拖治安检查站”等忠诚高地,助推德格县接处警成功率、纠纷调处率和群众满意率持续上升,治安警情、案发率显著下降。

德格县岳巴乡阿木拉村和白玉县赠科乡的则达村、安卡村三个村子本是友好的草场“邻居”,但因草场边界纠纷陷入“缠斗”,双方多次发生大规模械斗,积怨历时百年。2023年,在州县的共同努力下,促使双方群众握手言和,消除了藏匿于两县边界草场之下的隐患。2024年,海拔4300多米的德白两县边界联合警务室在阿木拉投入使用,成为全省海拔最高的警务站。向三仟更是连续两年带领队员驻守,与白玉县公安局联合巡逻,确保了虫草季平稳过渡。

“善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责任。”向三仟的名字里,藏着“向善、向民、向责”的三仟情怀。未来,他还将以向善而行的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构建德格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应有的力量,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善地常开长盛。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