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9万件矛盾“一站式”搞定!贵州黔南综治中心如何成为百姓“解忧终点站”?
时间:2025-04-01 11:37来源:黔南长安网、贵州法治报责任编辑: 安羽

近日,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务工人员韦某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追回3万元欠薪后,专程赠送锦旗致谢;都匀市居民张某在综治中心调解员的帮助下,仅用一天解决装修纠纷,避免对簿公堂……

在贵州省黔南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正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引擎。通过高位推动、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数字赋能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社会治理“晴雨表”、矛盾解纷“终点站”、服务群众“连心桥”。2024年,黔南州各级综治中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9.11万件,人民群众安全感99.31%、满意度98.82%,均位居全省第一,让黔南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


建强阵地,“一站式”窗口服务群众

“这里就像个现代化‘医院’,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门诊’,有的案件当天就能解决。”在龙里县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市民吴先生由衷称赞。该综治中心占地超1300平方米,大厅宽敞明亮,指示牌一目了然,窗口服务规范,办事秩序井然。这里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各种“疑难杂症”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就诊方案”

龙里县综治中心,是黔南州12个县级综治中心的缩影。黔南州党委、政府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多次部署并出台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四有”的标准,建设综治中心阵地,在组织、人员、经费上给予全方位保障,推动各级综治中心工作提质增效。同时,整合全州各类网格资源,将综治、公安、民政、城管等部门的网格进行统一划分,建立“多网合一”的基层网格治理体系。目前,黔南州已经实现了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全州12个县(市)、109个乡镇(街道)、1463个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划分网格12397个,构建起覆盖全州的标准化综治服务网络。

整合资源,才能建强矛盾调解阵地。黔南州基于“政法工作一盘棋”理念,创新采用“接待大厅+类案调解室”功能分区模式,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于一体,成为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前沿阵地。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司法等多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常驻+轮驻+随驻”的工作模式,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此外,黔南州还引入公共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成功打通“法-调-仲-访-诉-研”矛盾化解全链条,构建起协同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如今,在黔南各地,“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而是转换成一种具体的举措和责任,嵌入群众的意识里,更落实到践行者的行动中,真正把综治中心“保安全、促稳定”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黔南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机制,让“小阵地”发挥“大能量”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黔南各地创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在原有制度机制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优化矛盾纠纷登记、受理、转办、办理等机制,充分运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法律监督等法律手段,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定分止争,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不久前,都匀市某物业公司与部分业主因物业合同纠纷和物业费拖欠闹上法庭。都匀市综治中心迅速启动“吹哨”机制,委托涉诉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诉前调解。法院、住建局的专家从法、理、情多维度沟通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成功避免纠纷升级,充分彰显“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高效。

黔南州搭建州、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工作体系,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主动预防矛盾。通过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研判机制,将纠纷录入信息化平台跟踪督办,快速响应群众诉求。同时,建立婚恋家庭纠纷闭环管理机制,打造社会治理“一张网”调度、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的工作格局。

此外,黔南州积极作为,通过举办“枫桥式综治中心”评选、“枫桥式工作法”大比武等活动,推动各地形成特色经验。

2024年,多个案例入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和“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7个工作法获评全省“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荔波县“荔即解”工作法为旅游纠纷开良方,该县涉旅纠纷平均化解时长从原先的10天大幅降至2小时。独山创新金融纠纷多元化解“113”模式,成功将大量金融纠纷化解于诉前。罗甸县创新建立“诉讼劝导书”制度,返聘退休法官驻点法院诉讼服务中心,100%开展诉前委派调解。平塘县组建“1+14+N”团队,完善一套闭环管理机制,矛盾调处成功率达96.87%,群众满意率100%.....

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最核心、最常用手段。黔南州坚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能调尽调、能调不判”原则,规范诉调对接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综治中心“统”的作用和“分”的功能,着力打造“多元调”闭环解纷品牌,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健全四级人民调解组织,全州有超1600个村(居)、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配强了2428名专职调解员。2024年调解涉农纠纷1.5万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此外,黔南各级综治中心还将普法工作融入解决实际问题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全过程,做到事前讲法、事中明法、事后析法。如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成为各综治中心的鲜明特征。


数字赋能,启动社会治理“新引擎”

“从手机提交诉求到问题解决,竟然只用了几分钟,这效率太高了!”都匀某高校学生吴某通过“黔南12345热线”微信平台投诉出租车乱收费,短短5分钟,投诉便得到处理,吴某直呼“意外”。这份的高效服务,正是黔南州积极探索数字化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

黔南州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向科技要效能,将州综治中心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出集受理处置、跟踪督办、动态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通过打通省综治信息平台、贵州110服务平台等数据资源,构建起横向联动州县两级行业部门、纵向贯通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的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

为推动数据“多跑路”、基层真减负,黔南州大力推广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目前,全州已开通综治中心及网格员账号1.47万个、行业部门账号1600余个。网格员借助手机端,就能一键采集、上报网格信息,实现网格案件采集到位、信息共享便捷、人员调度及时、案件处置精准。2024年以来,线上办结矛盾纠纷10.72万余件,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

与此同时,各县(市)综治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让社会治理更智能、更高效。都匀市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对接三级综治中心,可对辖区内各类事件进行日常采集调度,能精准锁定治安隐患,自动梳理、分类和预警。惠水县搭建“数字乡村”平台,村干部借助视频汇聚等功能,可随时随地查看森林防火、环境治理等场景。罗甸县搭建“矛盾纠纷线索分析系统”,对矛盾纠纷警情、线索进行核实反馈、回访,实现涉事重点人员管控的闭环式管理。荔波县依托线上平台,将诉前调解案件、矛盾纠纷类警情等全量流转到综治中心,集中力量统一调处化解.....

数字信息时代,智慧化中枢平台为黔南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工作模式从“人海战术”转向“数据跑路”,日均处理事件量从300件激增至1300件。决策依靠“模型推演”,群体性事件预测准确率达90%。部门间“协同智治”,跨部门工单流转时间缩短80%。如今,群众诉求实现数字流转、快速响应、多元集合、高效办理,黔南州成功打通社会治理“快车道”,绘就一幅绚丽的数字治理新画卷。

“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真正把综治中心建设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为民服务的纽带,更高效、更便捷地实现利民惠民。”黔南州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对标对表中央关于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全力推进黔南州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实现人民群众的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从根本上实现定分止争,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