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秋收“警”上添花 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变身“护粮卫士”
时间:2025-10-15 14:29来源:人民法治之声责任编辑: 陈言

金秋时节,贵州省黔西南州的田野里稻穗随风摇曳,饱满的玉米堆积如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收获的季节,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局积极行动,到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为秋收保驾护航。


图为秋收美景

让矛盾“不发芽”

秋收期间,各类矛盾纠纷容易滋生,为进一步营造秋收和谐有序的治安环境,黔西南州各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加强巡逻走访力度,主动了解影响群众安全、妨碍群众创收增收的不利因素,及时摸排辖区潜在矛盾纠纷,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图为民警在田间巡逻

2025年9月10日,贵州省兴义市公安局万峰林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刘某的报警电话,称自家刚刚收获并堆放在路边的生姜、西红柿等农作物,被同村村民李某驾驶的车辆不慎压坏,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爆发激烈争执。

接警后,值班民警蔡兴立即赶往现场安抚双方情绪,了解事情经过后,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进行调解。经过调解,李某认识到自己的疏忽给刘某造成了损失,主动向他道歉,并愿意赔偿合理金额。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得到成功化解。

不仅如此,各派出所还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对可能出现的土地纠纷、农产品购销纠纷、农机租赁纠纷等进行重点关注,每周定期下到田间地头,主动收集问题线索,一旦发现矛盾苗头,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将田间地头当作“调解室”,用耐心、细心和真心,让矛盾不“出地”、纠纷不“发芽”,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让安全“可感知”

秋收期间,运送农作物的货车、拖拉机、三轮车往来频繁,农村道路车流量激增,交通安全风险随之上升。黔西南公安聚焦“护秋收、保畅通、保安全”目标,加大对乡村主干道、田间路口、农贸集市周边道路的巡查力度。对农作物晾晒占道、农用车违法载人、货车超限超载、无牌无证驾驶等突出问题,民警走进农村集市、村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


图为交警向农户普及安全知识

“老乡,三轮车车厢可不能载人,秋收忙也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9月15日,普安县公安局窝沿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一辆满载烟叶的三轮车后面还坐着一位老人,民警立即上前制止,并现场对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详细讲解农用车载人的危险性。

“农忙时节,各种农用机器摆放随意,农户家里‘空巢’现象较为突出,偶尔有人趁机打起‘歪主意’。”窝沿派出所所长邓锋说,在紧盯交通秩序维护的基础上,黔西南州公安还紧密结合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形势特点,积极开展巡防护农工作,有效遏制辖区盗窃案件发生。

让宣传“接地气”

“老乡,现在诈骗手段花样百出,那些说能高价收粮,先让你交保证金的,可千万不能信,那都是骗子的套路,咱辛苦一年的血汗钱可不能就这么没了!”


图为民警向农户讲解反诈知识

贞丰县公安局北盘江派出所的民辅警们趁着稻田收割的间隙,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唠着家常的同时,将反诈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他们结合本地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案例,把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拆解开来,让农户们听得明白、记得深刻。

为了让宣传更贴近群众,黔西南公安还自编朗朗上口的反诈顺口溜,制作成简单易懂的宣传手册,发放到农户手中,这些手册展示了常见的诈骗场景,让群众能够轻松理解。此外,民警们利用农村“大喇叭”,在早晚时段循环播放反诈知识,让反诈宣传的声音传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让宣传接地气,入人心。

从反诈宣传到矛盾化解,从交通管控到安全守护,黔西南公安用坚守和付出,为秋收撑起了“平安伞”。那一抹抹穿梭在田间地头的“警察蓝”,成为金秋时节里最温暖、最安心的风景,与群众一起绘就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丰收画卷。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