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滇西各族人民以血肉铸就,通车后,超50万吨战略物资经此运往前线,被誉为“抗战输血管”。滇缅公路永平段全长78公里,它不仅是民族存亡的脉搏,还承载着永平人民为驱逐日寇不畏艰苦的卓绝精神。
2024年3月,永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重走这条血色之路时发现,这段历史遗迹存在坍塌损毁、标识不清、界限不明等保护不力的情形,为此,检察机关通过现场勘察、专家咨询、文史资料调阅以及无人机航拍等手段,清晰记录下了这条抗战血脉正在遭受的侵蚀。
随后,永平县检察院迅速召集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交通局等五家相关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听证会,特别邀请抗战史学者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围绕滇缅公路永平段受侵害相关问题深入讨论、共商解决方案。
经充分调研协商,永平县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对发现的问题立行整改,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滇缅公路永平段沿线10余处路面坑槽完成规范化修缮,3处边坡塌方完成加固,道路通行条件显著改善。新建的滇缅公路纪念碑、519滇缅公路桩碑等文化地标相继落成,文保标识与说明牌设置全面规范,历史文物资源在系统性保护中焕发新生。
(永平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