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法治之花”绚烂绽放 “珠源普法”硕果累累
时间:2025-09-10 15:56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俗话说得好,‘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夫妻双方要彼此尊重,相互忠诚,家才会兴旺发达。”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松林村,普法工作队队员化身法治“宣传员”,围绕婚姻家庭、土地流转、法律援助等问题,把法律知识送到农家院落。

家住会泽县某村的王阿姨每天中午12时都能听到村里大喇叭广播的法律知识,“昨天喇叭里说,耕地上不能随便盖房屋,我还特意对我儿子说了这事。”如今,每天收听“村村响”大喇叭普法,逐渐成为村民的日常习惯。

近年来,曲靖市大力强化法治建设,将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广泛开展接地气、润民心的法治活动,促使法治文化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让“法治之花”在珠源大地绚烂绽放。


迎客普法 保驾护航

春去远,夏初长,珠源大地迎来一年一度的“清凉一夏”。“避暑大军”一批批入驻曲靖,曲靖市开启普法“大合唱”模式,推出一系列迎客举措,同时打出一套普法护航组合拳。

麒麟水乡,荷花正艳。曲靖城郊外的麒麟水乡人流如织,普法工作也在火热进行中。“刷单都是诈骗,客服退款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遇到法律问题,应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曲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摆起“普法小摊”,吸引过往游客驻足围观。

夜生活悄然拉开帷幕。曲靖文化体育公园体育场夜市人头攒动。

“旅途中受伤如何索赔?”“消费纠纷怎么维权?”“商家违约能索赔吗?”普法工作队支起“普法小摊”,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和游客身边,让大家在欢乐中收到法律干货。面对提问,普法工作人员结合案例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法律条文。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尼珠河大峡谷风景区。在普法摊位前,普法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

“请大家外出旅游做好防护,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电信网络诈骗不难防,不恋不贪不上当。你图人家的利,人家看上你的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曲靖市南城门广场上,来自天南地北的“避暑大军”载歌载舞。普法工作队创新普法模式,将演出节目与普法内容结合,让普法变得生动有趣。

“高回报投资理财是假的,孤单有人陪、伤心有人哄也许是温柔陷阱。”“原来学法律可以这么有趣。”“这种普法方式太赞了。”活动结束后,居民纷纷点赞。活动现场,普法工作人员变身“法律摊主”,通过摆放宣传展板、设立法律援助咨询台,用以案释法、现场答疑等形式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同时,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公民,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直播普法 锦上添花

“未成年的孩子给主播大金额打赏,能否要求主播或平台退回打赏款?”网友“飘雪”问。

“可以要求退回。”律师解释道,如果孩子未满8周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赠与行为无效,可以要求退回打赏款。

“我们在县城买了商品房,长期在外务工,很少回家,可以不交物业费吗?”网友“高高”问。

“不可以。”律师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进行解释,让网友听得懂、记得住。

手机屏幕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直播正在进行。麒麟区一司法所所长化身“法律主播”,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案例。直播间里,观众热情高涨、弹幕不断,有人咨询婚姻纠纷,有人询问劳动权益,主播一一耐心解答,还时不时发起法律知识小问答,送出普法文创小礼品。通过网络直播,麒麟普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能在指尖滑动间轻松学到实用的法律知识。


直播中穿插法律选择题,邀请观众通过弹幕答题赢取小礼品,不仅有线上观众的参与,还有现场观众互动提问,通过法律专业人员的即时讲解,使观众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及预防措施,避免无辜群众受骗。

近一个小时直播中,2名律师回答网友提出的婚姻关系、工伤认定、民间借贷、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物业管理、交通事故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将“法言法语”翻译成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同时,麒麟区司法局组织多名工作人员在直播间评论区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干货满满。

今年以来,曲靖市紧贴新时代媒体传播趋势,依托法治频道建立全媒体普法基地,开设“法治直播间”,把普法阵地连接“云端”,借助新媒体“云端”送法、直播带“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为深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曲靖市司法局坚持全链条发力、全领域延伸、全时空覆盖,将普法宣传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公共法律服务、涉外法治全过程各方面,构建起“大法治+大宣传”体制机制。

“‘法治直播间’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牵引联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等重点普法责任单位以及法学专家、知名律师等普法力量,打造全市枢纽型新媒体普法阵地,在盘活普法资源的同时,共同画好法治宣传‘同心圆’。”曲靖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护企普法 “补钙强筋”

在沾益花山工业园区,一派繁忙景象,公安民警送法护企活动如期进行。

“合同审查要注意哪些重点?如何更好地预防劳动纠纷?”在位于钟屏街道的云南奋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会泽县人民法院正在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法官围绕合同履行风险、劳动用工规范、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普法宣传,逐一解答企业经营者及职工提出的法律问题。在钟屏街道的务工车间,这样的“零距离”普法宣传经常开展。

为最大限度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钟屏街道先后引进4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家门口就业4800余人。会泽县人民法院注重企业及社区务工群众的双向引导和双向保护,一方面,引导企业保护职工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依法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引导社区务工群众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为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做好法治保障。会泽县人民法院聚焦依法治理,立足群众实际生活,通过巡回审判、社区法治课堂、联合普法等形式,积极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在沾益区花山工业园区云铝公司“一企一警”警务室前,花山派出所李所长请来律师,为员工普法。

“我是在车间操作机械设备的,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受伤了,该怎么办?”车间老李问道。

“据我了解,公司为你们购买了工伤保险,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可以请公司帮助你进行工伤认定,并按照流程进行保险理赔。”现场,公司职工针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提问,律师逐一耐心解答,并向现场人员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等普法手册200余份。

在曲靖辖区数千家企业内,“一企一警”挂钩联系民警不间断地深入辖区各工业园区,在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的同时,广泛向各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

近日,宣威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辖区企业开展交流座谈会,“面对面”问企业所需,“零距离”共话营商,切实将司法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发生劳动争议,哪些东西可以作为证据呢?”“供货商逾期供货,我们要怎么主张追究他的违约责任?”面对参会企业抛出的具体问题和意见,该院检察官现场进行回复。座谈中,检察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政策法规,社保缴纳标准,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等问题进行讲解,强调企业应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结合实际案例,检察官分析常见的劳动争议类型、诉讼程序以及企业和劳动者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提醒企业规范用工管理,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针对企业经营中的高频合同纠纷类型,检察干警通过“以问引答”精准定位法律盲区展开靶向普法。

网格普法 “充电赋能”

盛夏时节,村头晒场上,沐浴着阳光,“法治副村长”为100名网格员传经送宝。

“只有轻微伤可以调解,轻伤以上不能调解,只能引导村民走法律程序。”“家长不仅是监护人,还得依法带孩子。如果监护失位,孩子干了违法犯罪的事,家长也要追究法律责任。”“法治副村长”用通俗直观的土话

为网格员讲授民法典相关知识。近期,陆良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创新法治宣传与服务模式,组织“法治副村长”走进马街镇海界村委会,为在场100余名网格员带去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培训,将晦涩的法条结合“村头高频问题”进行解读。网格员边记笔记边用手机拍摄课件。此次培训由“法治副村长”、陆良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吴彦君主讲。吴彦君结合自身办案实际,摒弃传统枯燥的法律条文宣讲,采用案例引入的方式,让网格员清晰地了解到每个事件背后所涉及的法律知识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化解基层矛盾。

培训中,吴彦君特别针对网格员的工作特点,详细讲解在日常巡查、信息收集、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应对方法。这种“靶向式”的法律知识输送,让网格员感到干货满满,实用性强。

初秋,在富源县胜境街道多乐社区,山川田野瓜果飘香。夜幕下的活动中心格外明亮,富源县人民法院法官为社区网格员送法。

“不管是亲生子女,还是领养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常规之下,老人的遗嘱以最后一份为准。”“邻舍纠纷、家庭婚恋矛盾调解宜早不宜迟,调解不了的及时向上反映。”法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背景、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同时,法官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就调解的常用调解方式、如何书写协议内容等开展培训,使网格员对法律知识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此外,法官还就网格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难题进行现场解答,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在问答环节中,网格员纷纷向法官提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邻里纠纷问题,法官一一进行解答。参加此次培训的网格员表示,通过培训,不仅增长法律知识,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未来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充满信心。

庭审普法 警钟长鸣

国徽高悬于喧闹集市,简易法庭就地搭建。三轮车旁、摊位间隙,百余名赶集村民驻足围观。3名危险驾驶案被告人的指控、陈述,当庭宣判过程清晰可闻,法律的威严与程序正义穿透市井喧嚣,直抵人心。

“我对之前的行为感到后悔不已,我认罪认罚,今后不再就范。”在村民家门口,公诉意见与法庭教育直指危险驾驶对家庭、社会的危害。被告人悔恨的低语与旁听者凝重的表情交织,一场发生在“家门口”的审判让抽象法条化作沉重而鲜活的现实警示。

庭审间隙,参加公诉的师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手持精心编印的普法手册,穿行于旁听人群中。《危险驾驶罪法律红线》《交通安全须知》《酒驾醉驾成本清单》等内容,被装入村民的菜篮、揣进赶集者的衣兜。

检察官现场讲课答疑解惑。“原来一杯酒就可能犯罪?”“农用车载人也有风险?”检察干警针对村民的困惑,用乡音土语将法条转化为安全警示,将被动旁听升华为主动学法。宣传册上醒目印有该院“两微一端”二维码,引导村民一键直达线上法律咨询与举报平台,将集市上的法治温度延续至网络空间,搭建起“线下庭审震撼+线上服务延伸”的立体普法网络。

当庄严的国徽悬挂于熙攘集市,当法律的回响穿透市井喧嚣,法治的清风便吹入田间地头。


陆良县人民检察院以“集市法庭”为笔,在乡土中书写着“谁执法谁普法”的生动实践——让法治信仰在每一次围观、每一次翻阅、每一次交谈中悄然生长,筑牢乡村振兴的法治根基。

“以前认为捕小鱼不犯法,今天在家门口旁听,才知道非法捕捞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回去我要给亲戚朋友好好说一下。”8月13日,师宗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在师宗县高良乡码头公开宣判,庭审结束后,现场旁听庭审的村民表示收获满满。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司法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师宗县人民检察院紧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联合师宗县人民法院选取一起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13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以“巡回法庭”的形式在高良乡码头公开宣判,当地乡、村干部及部分村民到场旁听。庭审现场,检察官以案释法,为当地群众送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庭审后,检察官结合案件,对师宗县境内天然流域禁渔区、禁渔期及禁用的方法和工具等相关规定进行释法说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向现场群众讲解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及所产生的后果,增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关爱普法 护“蕾”成长

9月1日,2025年秋季“开学季”如约而至,莘莘学子重返课堂。为保障学生平安顺利开启新学期,曲靖市提前部署、精心组织,全力开启“护学模式”,为师生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近期,麒麟区职教集团迎来一名特殊的老师,麒麟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以“以法律为翼,护航青春征程”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讲。

“法律并非束之高阁的条文,而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隐形伙伴’。”宣讲中,主讲人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开场,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她巧妙地将法律知识融入一个个校园生活场景,从日常消费维权,到网络社交言行规范,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法律是在为自己的青春筑牢根基,只有懂法,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互动环节,学生踊跃提问:“遇到骚扰怎么办?”“遭受网络暴力如何取证?”主讲人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此次法治宣讲活动是麒麟区人民检察院深入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的一个缩影。

新学期刚开始,宣威市热水镇第三中学迎来一波“惊喜嘉宾”:宣威市公安局热水派出所联合“警花护蕾”小分队,他们为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用趣味互动的方式将安全意识的种子播撒进孩子心田。

“同学们,陌生人要电话给不给?”“什么样的行为算校园欺凌?”活动现场,民警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聊天式互动,教大家防诈骗、反欺凌、防侵害,引导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最嗨的是问答环节。民警准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小问题,学生举手比抢红包还积极,答对就能抱走“警察小熊”玩偶。

有的同学拿到小熊后激动发言:“这个警察小熊太可爱了,我会把它放在书桌上,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法律、注意安全。”

此外,热水派出所精心准备一批安全宣传教育小视频,组织全镇24所中小学、幼儿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观看。这堂“警”彩纷呈的开学第一课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在他们心中种下法治种子。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