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从被动到主动!云南省玉溪监狱“对分课堂”激活教育改造新动能
时间:2025-09-23 10:00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看见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决心努力改造、回报社会……”一名罪犯在小组讨论时动情地哽咽着,让在场警察大感欣慰。更让人惊喜的是,这番话不是出自警察的训导,而是发生在云南省玉溪监狱一场特殊的“对分课堂”上。



“对分课堂”不仅仅是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还有热烈的分组讨论、认真的自主思考和真诚的平等对话。警察不再是站在讲台上的授课者,而是走入小组中的引导者;罪犯也不再是被动聆听的听众,而是积极参与的思考者。

啥是“对分课堂”?

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源自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理念,核心分为“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四个环节。它把课堂时间“对分”给警察和罪犯,强调引导而非灌输,重在激发罪犯自我反思和主动表达。


2025年8月,玉溪监狱邀请“对分课堂”实践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不仅本狱警察积极参与,还吸引了省内5家监狱同行前来共同学习。

多元场景应用:从课堂走向心灵

培训结束后,玉溪监狱把“对分课堂”灵活运用于多个改造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亲情帮教:用“家”唤醒责任感。在二监区一次亲情帮教活动中,警察以“家”为主题组织对分课堂。罪犯与家属一起测血压、填健康卡、分组倾诉。一位罪犯在讨论中哽咽道:“如果我没有犯罪就好了……我在家里很重要。”

罪犯管理:传统文化+对分,软化顽固心防。监区引入《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课程,通过警察精讲、罪犯自学、小组讨论,引导罪犯从道德层面认罪悔罪,效果显著。罪犯刘某在一个完整的“疗程”结束后,能够在监舍主动打扫卫生,帮助老病残犯打水,他说:“以前天天读来背去只过嘴不过脑,现在它们好像都活起来了。”

心理辅导:从“听我说”变为“我想说”。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对分模式后,罪犯更愿意开口分享心理困境,曾经沉默寡言的罪犯也能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过去,主动寻求帮助。一名参与警察说:“现在他们不是在听课,而是在参与一场走向自我的对话。”


警察角色变了:从“授课者”到“引路人”

这一模式不仅改变罪犯,也重塑了警察的教学角色。


“以前是我们讲、他们听,效果有限;现在是我们引导、他们思考、彼此讨论——课堂真的‘活’起来了。”一名参与实战练兵的警察感慨道。

下一步,玉溪监狱将选拔培养一批年轻警察骨干,开发系列精品课程;开展课程评比和警察擂台赛,激发教学创新活力,推动罪犯从“要我改造”转变为“我要改造”。

(云南省玉溪监狱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