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政法机关以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契机,坚持知识产权、文旅、服务、机制、改革“五维联动”护企安商,有效激活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擦亮地域标志金招牌
构建知识产权“大协同、严保护、快响应”格局,守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搭建“双线联动”协作平台,多部门签署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文件,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构建地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保护体系,开展“临潼石榴”地标保护专项行动,推动建立“产地溯源+分类销售”机制,查处假冒侵权商户,为果农挽回经济损失。推动建立数字版权保护库,溯源打击侵权行为。持续开展商标专项治理,为兵马俑等文化IP筑牢法治屏障。
走访调研“临潼石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
守护旅游经济烟火气
创新旅游纠纷源头治理模式,护航区域文旅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在兵马俑、华清宫景区首创“假日法庭”,选派资深法官常态化值守,遵循纠纷就地发现、响应、化解原则,融合调解、普法、咨询功能,消除强迫购物、合同欺诈、人身侵权等痛点,对调解无果案件开辟立审执专门通道,保证案件依法快立、快审、快执,解决游客后顾之忧。坚持联动共治,建立公安、文旅、交运等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以及纠纷“早发现、快介入、速化解”机制,排查整治交通、消费等领域风险隐患,提升涉旅问题处置效能。
构建法企联动新生态
推动法治服务直达企业、精准赋能,厚植企业发展法治根基。开展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讲座;多部门联动组建联合普法队深入辖区工业园区,助力企业拧紧“安全阀”。组建法官团队结对规上企业,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提出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等风险建议;量身定制“送法进企”课程,覆盖重点企业,满足个性化法律需求。创新推出“法治评书”“快板普法”栏目,以喜闻乐见形式吸引企业员工主动学法;发布涉企典型案例,有效发挥法律指引作用。
开展“送法进企业护企零距离”法治讲座
织密护企纾困防护网
多方协同精准施策,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开展检企座谈,指导企业定制专利管理方案,在企业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架起检企合作桥梁。编纂《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以“风险提示+案例+法条”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实操指南,避免企业陷入法律纠纷、遭受经济损失或影响持续经营。
法企座谈会
增添营商环境新动能
以执法司法改革为突破,通过机制创新提升企业获得感与安全感。创新集中保全机制,整合流程、并联审批,保全平均耗时从7天减至1.5天,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推行小额金融案“要素式审判”,简化审判流程和裁判文书,审理周期从平均30天左右压缩至15天,实现金融案件“繁案精审,简案快办”。推进执行三项机制改革,破解企业执行难困境,持续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