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黄河之滨再添“枫”情线!创稳路上,百余派出所这样主动“赶考”
时间:2024-05-21 10:52来源:甘肃政法网责任编辑:郭炬

图片

今年以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各派出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浦江经验”,将防范风险隐患、做好纠纷调处作为构建“田字型”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课题,紧紧围绕“主动创稳”攻坚年,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六项新质战力”,紧盯“防风险、护稳定、保安全”关键环节,大力推动“警格入网格”,推进“警调对接”实战化,抓实源头防控、多元共治,扎实做好“防人员滋事、防辖区发案、防安全事故、防涉稳事端”“四防”文章。截至目前,通过警情研判、社区走访、群众上报等累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800余起,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长期积压无法化解最终酿成“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图片

多点发力

抓实源头防控夯基垒石

广辟深挖线索。变“坐等上门、被动调解”为“靠前一步、主动排摸”,坚持集中排查、日常排查相结合,把风险高、燃点低的矛盾纠纷全部纳入管控视野,广泛收集深层次、预警性信息,做到见微知著、防患未然,为及时化解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赢得主动权。

深度风险研判。健全矛盾纠纷常态研判机制,针对高风险重大矛盾纠纷积极发挥公安大数据优势,全方位收集汇总信息,多维度评估风险隐患,形成风险研判报告,切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风险心中有数、动态实时管控。

动态分类管控。清单式管控矛盾纠纷线索,围绕风险主体、风险事物分级分类落实风险评估,明确责任领导、民警,定期开展会商研判,形成重大矛盾纠纷“一事一档”动态清单,对重大苗头性问题紧盯不放,及时发送“公安提示”,健全常态监测机制,严防矛盾纠纷化解“挂空挡”。

图片

多元协作

抓实警网共治提质增效

强化警地协同共治。推动由派出所单打独斗、被动应付模式向多部门联动、主动作为转变,切实提升非警务警情、重大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流转处置效率。健全落实动态清单管理机制,对矛盾纠纷实现清单化管理,分级分类推送综治中心统筹调度、挂图作战、办结销号,确保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强化部门联合共治。高效推动治安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有效衔接、良性互动,有效推动非警务纠纷警情及时分流、妥善处置,将矛盾纠纷警情全量流转综治中心纳入长效管控,协调综治、民政、司法、卫健、教育等多职能部门参与,做到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命案联防。

强化社会参与共治。积极发动辖区村社干部、治保会、网格员等社会力量,问计于民、搜集良方,因地制宜发挥联防联控机制和风险隐患共排共解机制合力,把触角延伸到百姓家中、当事人身上,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图片

多措并举

抓实整体战力蓄势赋能

强化数智治理。坚持科技赋能,依托新警综矛盾纠纷挖掘模块,聚焦“人”“事”“案”要素,加强数据梳理、分析研判;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不断挖掘隐形矛盾纠纷,及时落地核查、疏导稳控,并全量推送综治中心由网格员及时录入甘肃信息化管理平台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系统,推动信息数据联通融合、共享共用,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链条闭环处置。

锤炼过硬能力。聚焦战斗力标准,立足社会基层治理实战开展集约高效的素能培养,以“送教上门”“巡回讲堂”等形式多轮次开展培训,制定《2024年全市公安派出所基础警务实地访查标准细则》,高频次、高密度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督导检查,推动民辅警主动走近群众提供服务、排查风险、化解矛盾,做到根植群众、深耕基础。

精准宣传引导。结合“法治宣传进万家”活动,推动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扎实开展法治宣讲宣传活动,通过入户宣传释法,设点宣传讲法等形式,加强与辖区广大群众进行互动,提高辖区群众法治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

图片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