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用公益诉讼破冰、汇多方之力共治!千里秦王川,他们这样绘美丽生态新画卷
时间:2024-10-14 09:21来源:甘肃政法网责任编辑:李鸽

秋日,甘肃兰州新区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美丽生态的背后,是兰州新区检察院以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新区检察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构建符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向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律的“专业化法律监督+社会化综合治理+恢复性司法实践+惩罚性损害赔偿”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多元化生态检察新模式,不断探索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实践。

深化品牌创建培育检察新名片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是陇中黄土高原区罕见的内陆盐沼湿地。因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兰州新区地下水、雨水和地表水汇聚地,具有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内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2019年3月,新区检察院在履行公益监督职责中发现,含有大量油污的废水被排入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导致水质恶化并伴有异味,严重污染湿地生态环境。检察机关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经排查整治,补给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新鲜水30万立方米,恢复湿地公园水域面积3600余亩。同时,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建设湿地公园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对湿地公园水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水质异常预警,保护了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结合兰州新区大开发、大建设实际,新区检察院创建“天蓝蓝”检察公益诉讼品牌,以品牌创建引领检察业务实践,并于2023年获得甘肃省检察机关优秀检察文化品牌,是引领检察业务实践的成功探索。

为更好发挥检察品牌和检察文化的引领力与影响力,新区检察院持续深化公益诉讼品牌创建,锚定创建全国优秀检察文化品牌目标,在“天蓝蓝”检察公益诉讼品牌的基础上,赋能升级为“‘青绿山水’描绘者”检察公益诉讼品牌,以品牌建设带动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提质增效,以品牌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影响力。

践行绿碳司法创新检察新机制

公益诉讼中“诉”是方式,不是目的,最终要推动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效果。

新区检察院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建立符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向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律的生态检察新机制。在生态资源遭受侵害时,充分发挥司法、执法合力,积极引导违法主体主动修复生态环境。对于已经发生的公益侵害问题,在提起公益诉讼的同时,探索建立“碳汇林业(湿地)+生态司法”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因生态破坏而造成的损失。这一机制,成就了兰州新区南部一片5000多亩的“生态公益林”。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如今,有5000多棵适应当地环境的沙枣、柳树等在这里茁壮成长。

2021年以来,新区检察院共对89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发出检察建议,法院判决支持生态修复费用、矿产资源损失等3.2亿余元。

聚焦中心大局拓宽监督新维度

近年来,新区检察院坚持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以加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集中办理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有社会影响力的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2023年2月,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中发现,辖区有21家项目施工现场存在未落实湿法作业、大面积裸露地块未覆盖、渣土车辆运输未密闭等情形,导致扬尘污染严重,影响区域大气环境。

立案调查后,新区检察院向主管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配备网格员130名,并督促加大建筑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力度,整治因施工造成的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有效促进城市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以办理该案为契机,新区检察院创新“检察+志愿者+网格”机制,设立全市首家检察公益诉讼举报中心,打造了“综治中心+网格化”公益保护模式,形成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力,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通过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新区检察院督促恢复、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1522亩;督促清理各类生活垃圾、固体废物1.2万余吨;平整废弃土方12万余立方米;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1170万元。

提升办案质效运用检察新科技

检察技术是调查、审查的必要手段,也是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保障。

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薛某某伙同杨某某等人在兰州新区境内以施工为名非法采砂卖砂,造成国家矿产资源损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新区检察院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GPS定位设备、激光测距等,结合卫星遥感影像比对,查明了被采挖区域的面积、砂坑深度等关键证据。2020年2月6日,新区检察院向新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判令薛某某等人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共计2.12亿余元。

在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中,新区检察院创新“技术+业务”工作协同机制,由检察长主导,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和法警力量参与,通过无人机、定位仪、水质检测仪、土壤监测仪、现场勘测检察等技术手段,行走于新区的山山水水,或日常巡查,或调查取证,既提高了调查取证的效率,也成就了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好的兰州新区。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是系统工程,我们将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更精准地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服务推进绿色发展,为美丽甘肃建设保驾护航。”兰州新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