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西宁市城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调解室内,装修噪声引发的邻里纠纷正在专业调解员的疏导下逐步化解;午后,远程视频系统高效运转,一场跨区域劳务纠纷通过“云调解”达成和解;傍晚,心理咨询师正暖心安慰离异女性……这些场景,生动诠释了西宁市城东区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成果。今年以来,城东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整合升级 从“分散服务”到“一窗通办”筑牢规范化建设基础
近年来,西宁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资源力量,打破部门壁垒,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中心。西宁市城东区以实际行动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城东区以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为主线,在原有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基础上,整合诉讼服务中心、调解服务中心、信访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五个中心资源,构建起功能融合的全新综合治理平台——城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中心占地面积从400平方米扩容至1260平方米,场地设施的升级为服务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5月29日,辖区居民樊某带着一肚子委屈走进城东区综治中心。原来,几天前,樊某路过城东区东关大街某栋楼时,被脱落的墙皮砸伤头部,就医后他向物业公司索赔医药费700元遭拒。无奈之下,樊某向城东区综治中心求助,让他没想到的是,城东区综治中心联动多部门协同作战,仅用一天时间就将他的问题解决了。
走进城东区综治中心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9个服务窗口。樊某的诉求在综合受理窗口完成登记后,立即被分流到调解服务窗口。“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群众诉求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城东区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只进一扇门,啥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门路。”这是不少群众对城东区综治中心的直观感受。
如今的城东区综治中心,打破部门壁垒,创新采用“常驻+轮驻+随驻”模式,公检法司等多部门力量在此集结,设立了综合受理、调解服务、仲裁服务、诉讼服务等9个窗口。群众走进中心,无论是信访诉求、涉法问题,还是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援助,都能通过“一窗受理”进入流程,实现从“群众多头跑”到“部门协同办”的转变。
功能优化 从“单一调处”到“多元共治”践行规范化运行核心
城东区综治中心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健全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
“因楼上漏水,我和楼上邻居闹得不可开交,没想到在安居调解室坐了一下午,我们之间的问题就解决了。”说起在城东区综治中心接受调解的经历,辖区居民李女士连连称赞。
城东区综治中心的“巧思”不仅体现在窗口设置上,更藏在一个个功能室的细节里。针对不同类型矛盾纠纷,设立“五心”(耐心倾听、公心说理、交心沟通、诚心化解、尽心回访)调解室、“五安”(安居、安睦、安薪、安企、安畅)调解室,精准对接住房、邻里、劳资、企业经营、交通等领域矛盾纠纷。设置警调对接室、速裁小法庭、心理咨询室、法律援助室等功能区,让矛盾纠纷化解有了更多元的路径——邻里矛盾纠纷可找人民调解员,劳动争议能走仲裁程序,复杂矛盾纠纷可由法官速裁,情绪困扰还能寻求心理咨询师疏导。
今年6月,城东区综治中心化解两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居住在辖区某小区的高考学生马某在高考结束后来到中心求助,说叔叔拿走了父亲遗留房产的房产证和家里的户口簿,导致其只能凭临时介绍信参加高考。中心调解员考虑到这起矛盾纠纷涉及家庭亲情和未成年人权益,当即通过安睦调解室展开专项调解,从法理、亲情两方面耐心劝慰、疏导,最终叔叔当天便归还了房产证和户口簿。
6月13日,房东张某来到城东区综治中心求助,称租客马某拖欠3300元房租,他多次催要,马某均以房屋水管老化,此前维修花费500元为由拒付房租。中心调解员结合安居调解室的职能定位,厘清租赁合同中关于房屋维修的责任划分,引导双方当事人各让一步,最终促使两人达成调解协议,扣除500元修理费后,马某当场支付2800元租金,僵持多日的租赁纠纷画上了句号。
上述案例正是城东区综治中心落实联调联动机制的缩影——对涉及多部门或家庭的复杂矛盾纠纷,城东区综治中心通过指定牵头力量、精准匹配调解场景,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协作格局,矛盾纠纷化解实现从“单一调处”向“多元共治”转变,最大限度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成效。
效能提升 从“线下跑腿”到“线上流转”彰显规范化建设成效
城东区综治中心强化科技赋能,健全制度机制,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治理,实现信息共享、高效流转,提升规范化水平。同时,通过数字化建设与制度完善,让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提交的问题有了‘电子档案’,能随时查看进度,心里踏实多了。”辖区居民王先生到城东区综治中心反映问题,在登记后就收到一个回执单,上面印有一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反映问题的“电子档案”就会呈现,办理进度一目了然。
城东区综治中心在数字化治理上持续发力,通过强化与省级综治信息平台对接,打破了与各单位、各镇(街道)的数据壁垒,实现了矛盾纠纷受理、分类、转办、督办、反馈全流程线上流转。无论是上级交办、群众反映,还是12345热线转接、网格上报的事项,都能在线上形成闭环管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为了让工作更规范、服务更精准,城东区综治中心收集整理矛盾纠纷、治安防控典型案例,形成《工作指南》,用案例引领服务提升。自成立以来,城东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指挥部”“分流阀”“联络站”作用,通过矛盾排查、协同指挥等举措,有效破解群众诉求“多头跑、重复跑”的难题,实现“存量有消化,增量有控制”的目标,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从资源整合到功能升级,从线下服务到智慧赋能,城东区综治中心用一次次高效调解、温情服务,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就如辖区群众说事评理的“暖心客厅”,在这里,信访联治让群众诉求有处说,工作联动让民生难题有人管,矛盾纠纷联调让邻里心结有人解。
当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化作辖区群众脸上的笑容,当智慧治理的成果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城东区综治中心这座基层治理的“连心桥”,正用最贴心的服务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平安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