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口的风,卷起砂砾,拍打着旷野中的一切,仿佛要将所有生机从这片荒原中抹除。近日,“法治护航新征程共筑平安青海新‘枫’景”海西行采访组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车辆在能见度骤降的风沙中艰难前行,直到一座挺拔而又威严的建筑穿透昏黄的天幕映入眼帘——海西州茫崖市公安局茫崖公安检查站到了。
“这风还算客气,没直接给各位来个‘下马威’。”迎面走来的是茫崖公安检查站副站长索南旦增,古铜色的脸上刻满了与风霜长期博弈的痕迹,笑容像被高原阳光浸透般温暖。他在这里已经坚守了10余年,是检查站名副其实的“活历史”。
从“铁脚板”到“智慧眼”:科技重塑戈壁通衢
“请摇下车窗,准备好身份证。”尽管风声呼啸,民警梁建明的指令依旧清晰可闻。但与我们预想的不同,机动车驶入一条看似普通的车道后,不过十几秒,伴随着“祝您一路顺风”的女声,栏杆便轻盈抬起。
“这,就完了?”采访组一行有些诧异。
“完了!”梁建明笑着拍了拍身旁一个不起眼的黑色设备,“喏,全靠这帮‘新伙计’。高清抓拍、车底扫描,信息自动比对,没问题自动放行。以前,人工检查大货车,尤其是底盘,我们得趴地上鼓捣老半天,起来就成‘土人’了。”
采访组一行跟随索南旦增走到执勤岗亭后的监控大屏前。屏幕上,每一辆过往机动车的车牌、车型、实时画面、扫描建模图都清晰罗列,一行行数据飞速滚动。“一旦系统比对出异常,比如涉嫌套牌,或者车底扫描发现异常结构,它会发出预警,我们都会精准拦截。现在,风沙再大,它的‘眼睛’也不会迷。”
“精准锁”与“空中眼”:立体防控无死角
走进人员安检通道,环境显得井然有序。几名游客正有序地在几台类似银行ATM机的设备前操作。“这叫智能核验机,”索南旦增介绍道:“游客刷一下身份证,再看一眼摄像头,‘嘀’一声,人证合一,核验就完成了。”记者目睹一名游客完成整个流程,不过3秒。“这也太快了!”记者感叹。
“不仅快,还准!”索南旦增语气笃定,“它背后连着海量数据库,是不是‘问题人员’,毫秒之间就能判断,准确率超99.5%,群众的通关体验变得无比顺畅。”正聊着,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嗡鸣。抬头望去,一架无人机正逆风悬停,机身稳得像钉在半空。
“那是我们的‘天眼’,”民警申杨扬指向窗外广袤无垠、沟壑纵横的戈壁,“这地方太大了,总有人想绕关避卡。以前我们靠车巡、步巡,根本巡不过来。现在它们接班了。”这些无人机搭载高清变焦镜头,不知疲倦地巡弋,将高空俯瞰的实时画面传回站里。“再隐蔽的角落,再恶劣的天气,它都能去看看,让想钻空子的人无处可藏。”申杨扬告诉记者。
“智慧大脑”与移动终端:执法规范更高效
为进一步探寻智慧警务的核心,记者来到茫崖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几乎占据整面墙,这就是“实景指挥作战平台”。检查站车道、广场、周边荒野的实时视频,巡逻警力的位置、状态,预警信息的详情,机动车轨迹线条……所有信息都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一张动态地图上。
情报指挥中心主任才仁措为记者演示:“你看,现在我们能看到全站所有动态。一旦有警情,指挥员不再是凭经验和对讲机里的模糊描述来猜测。鼠标一点,就能调取相关的现场画面和资源信息,指令可以下达到民警的终端上,协同效率天差地别。”
“检查站不是数据孤岛,我们的信息网络,它与上级公安机关、相邻省份的重要检查站、治安卡口建立了高效的数据共享与协作机制。”检查站站长代小虎向记者介绍。“就像今年2月那次的大风沙尘极端天气,加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强沙尘和暴雪天气影响,从茫崖进疆的车滞留,我们和新疆相关部门协同指挥,快速疏通,确保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出行。”布控指令一键推送,跨区域协查请求秒级响应,重大预警信息实时互通。这种“一点布控、全网响应”的云端协同能力,织密了区域联防联控的天罗地网。
说话间,大屏一角弹出一条预警信息,一辆被布控机动车在几公里外被系统识别。才仁措立即在平台上操作,将指令和机动车信息精准推送至前方巡逻组民警的移动警务终端上。整个过程冷静、快速,没有丝毫忙乱。
“我们每名民警都配备了新一代移动终端,”才仁措拿起一个类似大号手机的设备,“它可是个移动办公室。人脸识别、机动车信息查询……几乎所有在站里能做的事,在外面也能做。数据实时回传,保证了执法全程留痕、规范高效。”
是防线亦是驿站:生命禁区里的温暖与守护
智慧,带来的不仅是效率和安全,还有温度。
在检查站的休息室里,记者看到一名货车司机李师傅,他正在接热水,给手机充电。“变化太大了!”他感慨道,“以前,碰上高峰期,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现在,‘唰’一下就过去了,就算要进一步检查,也可以在休息室里歇歇脚、喝点水。服务更周到了。”
索南旦增听着,在一旁欣慰地笑了:“科技把我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更多精力为群众服务。检查站是防线,也是一个温暖驿站。”
告别时,暮色将至,狂风没有止息之意。检查站屋顶的警灯在漫天风沙中闪烁着蓝红光芒,与无人机的导航灯在空中交相辉映。
这座屹立在“青海西大门”的检查站,不仅是由钢筋水泥和血肉之躯铸成的,更是由数据流、智能算法和无线网络深度融合、强力赋能,进而成为一座由科技淬炼而成的“智慧堡垒”。
回望那片被风沙笼罩的土地,记者深切感受到,在这里,最硬核的科技与最温暖的守护,正进行着一场震撼人心的融合。昆仑无声,风沙作证。它们共同在“生命禁区”书写着新时代“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有温度、有力量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