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工作纪略
时间:2025-10-13 15:46来源:青海法治报责任编辑: 安羽

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秉持“司法为民”的宗旨,在监督办案中自觉做到“三个延伸”的具体要求,忠实履行控告申诉、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职责,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图片

司法温情暖高原 主动作为解民忧

高原的冬日,寒风凛冽。今年年初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等被救助人户籍地,一股司法的暖流正在悄然流淌,温暖着许多因案件陷入困境的家庭。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将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作为化解社会矛盾、彰显司法公正、传递司法温度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近年来救助案件当事人25人,共发放救助金73万元。

转变理念,从“等案上门”到“带案下访”。改变以往当事人提出救助申请的模式,主动出击,建立内部线索移送机制。城西区人民检察院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带案下访、走访摸排。检察官们的足迹遍布农牧区,他们翻山越岭,主动寻找因犯罪侵害而生活陷入急迫困难的被害人及其家属,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救助的对象。在玉树州杂多县、海北州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等被救助人户籍地,检察官们克服高寒缺氧的困难,详细了解被害人家庭的实际损失和生活困境,将司法救助的政策送到百姓家门口。

多元联动,“简易听证+领导包案”高效化解矛盾。为提升救助效率和效果,化解因案产生的矛盾纠纷,城西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现场释法说理,既提高了救助决定的公信力,又有效疏导了当事人情绪,促进了案结事了人和。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或矛盾冲突较为突出的案件,由院领导亲自包案,牵头负责,一抓到底,确保救助工作落到实处,矛盾得到实质性化解。

精准救助,发放救助金+多方筹措,解决燃眉之急。对于审查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城西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妇联,依法快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帮助申请人解决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一笔笔救助金,如同雪中送炭,为陷入困境的妇女、儿童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延续关怀,定期回访跟踪,巩固长效成果。救助金的发放并非终点,检察官通过电话、微信或再次上门等方式,定期了解被救助人的生活状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还存在哪些困难。回访不仅确保了救助资金用在“刀刃”上,更能及时掌握新情况,让司法温情得以延续。

图片

检力下沉一线 融网入格促治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最末梢,城西区人民检察院在区综合治理服务中心设立常驻检察工作岗。通过第一时间介入、第一线提供服务: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申诉指引、权利告知等服务,打通检察便民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检察服务。

联动调解化纠纷。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力量紧密协作,对进入综治中心的适宜通过调解解决的案件,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纠纷,积极参与联合调解13件,促成实质性化解,减少群众诉累。

矛盾化解更高效。大量矛盾纠纷在诉前、在基层得到有效过滤和化解,避免矛盾升级和上行。成功联动化解多起涉及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的群体性潜在纠纷。

群众获得感更强。群众反映诉求、寻求法律帮助的渠道更加畅通便捷,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图片

走实治理之路 织密法律监督网

推进智慧控申建设。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实现网上信访全覆盖,拓宽对群众信访的网络受理途径。今年以来,线上受理群众诉求6件,占比达20%,构建了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和监督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运行制发检察建议1份,移送线索4件,实现科技赋能监督,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开展源头治理工作。通过运用自建剥夺政治权利执行类案监督模型,共发现24条剥夺政治权利执行问题线索,经调查核实,累计向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依法提出书面纠正违法意见14份,检察建议5份。全部采纳并纠正,有力保障了剥夺政治权利执行的规范性、换届选举工作的合法性和有序性。

强化刑罚执行监督。依托社区矫正综合监管平台同步检察系统和大数据剥夺政治权利法律监督模型,对社区矫正工作实现常态化监督,结合每季度专项巡查检察,下沉司法所和派出所,对社区矫正、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执行等工作“把脉问诊”,找出症结,督促整改落实,提升刑罚执行质效。

下一步,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为民办实事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拓宽救助渠道,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让司法阳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青海贡献检察力量。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