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出去几百元钱,一直要不回来,心里堵得慌。可是去法院起诉,来回跑、准备材料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省事的办法?”
“上个月别人剐蹭了我的出租车,修车费双方一直都谈不拢,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区里有几户业主拖欠几个月的物业费,但又不想把关系搞太僵,该怎么处理合适?”
在西宁市城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咨询窗口,这样的问题每天都有不少。近年来,为强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深化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行业内、解决在成诉前,实现从化诉止争向少诉无诉转变。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在辖区综治中心设立“诉讼服务窗口”,立足综治中心核心枢纽,构建“速裁快处解民急、专业调处化民忧、指导调解固根基”三位一体解纷体系,为区域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府院联动“聚合力”:探索基层治理“最优解”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派驻诉讼服务专员,推行“首问负责+全程跟踪”机制,对群众诉求第一时间登记分流。能当场调解的,联合人民调解员、轮驻律师等就地化解。需要司法确认的,由常驻法官审查收案,即时出具法律文书。明确需要诉讼的,由导诉员引导线上立案、线下收案,实现“小事不出窗口、难事不出中心”。
从借钱几百元不愿起诉到物业费催收怕伤感情,从担心调解不成白跑腿到全程衔接省心省力。这些看似琐碎的民生诉求,正是城东区“法院+综治”深度融合联动机制最鲜活的注脚。在这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正通过“前端调解优先、后端诉讼兜底”的全链条解纷模式落地生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省时、省力、更省心的司法温度。
“要是调解不成功呢?是不是还得重新准备起诉材料?”有居民仍有些担忧。
面对群众的担忧,工作人员解释道,“综治中心有诉讼服务窗口,可以直接立案转入诉讼程序,也可以在综治中心开庭审理。如果调解成功,综治中心的入驻法官可以进行司法确认,在综治中心提交的材料都不用重复递交,无缝衔接。”
城东区人民法院立足综治中心这一核心枢纽,深度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在西宁市率先召开的区委法院工作会议上,这一创新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成为将法院工作纳入区委中心工作统筹推进的典范。特别是在物业服务治理领域,通过连续两年深度参与城东区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重点事项降诉攻坚暨物业服务主题月活动,实现了物业服务治理模式从“运动式”向“制度化”转型,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入驻区综治中心以来,共调解成功2080件,司法确认1158件。
速裁快审“加速度”:打造纠纷化解“快车道”
“现在开庭!”7月2日,一声清脆而庄重的法槌声在城东区综治中心的审判法庭内敲响。随着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城东区人民法院开启了基层司法服务新模式,此次速裁审判打破传统法庭审理模式,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整合法院速裁团队与综治调解力量。案件受理后,速裁法官提前介入,联合综治中心调解员梳理案情、固定证据,因案件事实清晰、争议不大,为减少当事人诉累,在综治中心敲响速裁审判“第一槌”。
在综治中心设立的速裁法庭,亦是城东区人民法院参与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的缩影。配备的专业速裁团队,通过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高效分流机制,大幅提升了审判效率。以“当日立案、当日调解、当日送达、当庭宣判”的集约化审理模式,让司法服务真正实现了提速增效。全面接入“全国法院办案办公平台”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庭审的全流程数字化覆盖。今年3月,成功调解的一起邻里漏水纠纷案,仅用10天就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避免了诉讼对邻里关系的二次伤害。同年5月处理的务工人员工资纠纷案,通过绿色通道在48小时内完成调解协议签订和司法确认程序,充分展现了司法为民的温度和速度。
专业调解“精准化”:织密民生解纷“服务网”
城东区综治中心“东安”系列调解室的创新设立,是城东区人民法院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生动实践。“安居、安企、安睦、安薪、安畅”5个专业化调解工作室,形成了覆盖重点领域的解纷网络。其中,“安薪”调解室构建的“预防-调解-确认”全链条劳动纠纷治理模式,在今年上半年就成功化解劳动争议纠纷56件;“安畅”调解室打造的道路交通纠纷实质化解样板,先行鉴定率达到87%,平均化解周期缩短7个工作日;“安企”调解室构建的“法院+”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探索“法院+”多方联动机制,通过“法院+银保调”化解金融纠纷,新收金融诉讼案件总量同比下降27.5%,形成“专业+行业”双轮驱动模式。
城东区人民法院通过指导人民调解作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的重要抓手,通过专业赋能、规范指引和联动协作三大举措,全面提升基层调解效能。构建的“理论+案例+实践”三维指导培训体系,在今年上半年开展了4场专题培训,覆盖调解员156人次。制定的先行调解案件材料目录及操作指引,明确申请条件、材料清单与办理流程,推动调解协议规范化制作率提升至87%,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切实增强群众对非诉解纷方式的信任度。创新“法院+司法所+社区”三级联动调解模式,形成“法院指导+人民调解+部门协同”的解纷合力,今年通过联动机制成功化解疑难纠纷67件,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城区”。
今后,城东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重点拓展“法院+综治中心”融合深度,将法治力量嵌入基层社会治理链条,为区域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切实守护社会“大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