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雪域高原上的检察故事——果洛州久治县检察人用坚守绘就民生与生态的和谐画卷
时间:2025-10-13 16:11来源:青海法治报责任编辑: 安羽

近日,“法治护航新征程 共筑平安青海新‘枫’景”果洛行采访组驱车翻越海拔4200米的垭口,驶入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人民检察院。在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检察干警扎根高原的坚守——他们用多元救助温暖孤寡老人,用跨区协作守护黄河生态,用数字技术破解治理难题。

记者循着他们的足迹,听一个个带着“泥土味”的检察故事,感受雪域高原上司法为民的力度与温度。

图片

故事一 庭院暖阳里的检察温度

“阿克,最近身体咋样,酥油够吃吗?”走进久治县塔哇村,久治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赛杰便熟稔地朝一处院子里晒太阳的老人喊道。记者跟着他走进院落,只见78岁的老人颤巍巍地起身,紧紧握住赛杰的手。

“家里的酥油、牛肉被偷了……”老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回忆,去年冬天,两名外省流窜来的犯罪嫌疑人3个月内连续11次入户盗窃,被害者全是孤寡老人。在参与办案时,承办检察官发现,案子办了,老人的困境仍在——失窃的物资是他们积攒的生活依靠,有的老人因家中被盗受了惊吓,连门都不敢出。

“我们的工作不能止步于案件的办理。”赛杰说。久治县人民检察院启动了“办案+救助”双轨模式。一方面,检察官反复梳理卷宗,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辖区加装监控设备、加强“三无”车辆巡查,两名犯罪嫌疑人在短时间内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另一方面,干警们化身“暖心卫士”,深入村(社区)向老年人传授防范技巧和宣传法律常识,并带着米面油上门看望家中被盗的老人。

同时,干警们帮家中被盗的老人填表格、跑手续,申请了救助金和低保。在走访中,针对3名生活困难的老人,久治县人民检察院牵头组织多部门召开联席会,不仅申请了救助金,还帮2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了残疾证,让司法救助的暖流,真正流进了老人心里。

在村民活动广场,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听“庭院课堂”。检察官用汉藏双语讲解“门窗怎么锁更安全”“遇到陌生人该怎么办……”老人们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提问。一位奶奶笑着说:“现在晚上睡得踏实,检察院的娃娃们比亲人还上心。”

故事二 黄河岸畔的跨域守护

“那边就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求吉玛乡,黄河从我们这里流向那里。”记者跟着久治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索南才让,沿着蜿蜒的牧道来到黄河岸边。脚下是松软的草甸,远处的黄河水静静流淌,索南才让指着河岸,说起了三地检察机关共护黄河的故事。

2023年5月25日,在久治县人民检察院会议室,久治县人民检察院、甘德县人民检察院和阿坝县人民检察院共同签署《建立黄河流域省际跨区域协作保护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同年11月,阿坝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带着一叠证据材料来到久治县人民检察院,移交一起泥炭盗挖案件。

“我们与公安机关联动,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沼拍照、取样、固定证据。”索南才让拿出手机展示照片:几名干警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湿地行走,勘查箱上沾着泥点。

记者在公益诉讼台账上看到,《意见》明确了8项任务,从日常联络到信息共享,从案件线索移送到生态修复协同,甚至连法治宣传都进行了详细分工。

“上周,我们和甘德县人民检察院干警一起巡河时,发现一处随意丢弃的垃圾点后,一起联系相关部门将垃圾清理干净,还在周边设置了生态保护警示牌。”索南才让说,现在三地检察机关遇到问题,一个电话、一份函件就能联动解决。

站在黄河边,索南才让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说:“我们多跑一步、多协作一次,生态屏障就能更牢一分。”

夕阳下,黄河水泛着金光,远处牛羊悠闲吃草,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图片

故事三 雪域高原的数字微光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废旧金属收购类案监督模型’,点开就能看到8家废品收购站的整改情况。”在久治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安云指着电脑屏幕,向记者展示他们的“得意之作”,这个模型也是果洛州首个省级上架的数字检察模型。

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连个像样的数据库都没有。“当时说要推进数字检察工作,我们都懵了,全院懂编程的屈指可数。”安云笑着说,起步时的“双重空白”让他们犯了难:技术基础为零,各部门“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高原人骨子里的韧劲就是不服输,有困难就解决。”一句简单的动员下,技术干警们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数据攻坚战”:跑遍5乡1镇的职能部门得到数据共享的许可;用最短的时间将上千份案卷手动录入;白天跟着专家学习、晚上对着编程教程钻研……最终建起了高原检察第一个“数据小仓库”。

记者在架子上看到一摞厚厚的卷宗,封面上写着“欠薪案数据录入”。“这是我们首次尝到数字检察的‘甜头’。”索南才让回忆,去年办理一起农民工欠薪案时,他们借鉴外地模型,比对人社部门的工资发放数据和住建部门的项目备案信息,3天就锁定了企业欠薪证据,帮6名农民工追回欠薪6万元。但很快他们发现,外地模型“水土不服”——高原企业用工分散、季节性强,部分企业没开工资专用账户,外地模型根本识别不出来。

真正的突破,来自一起盗窃案。在办理过程中,检察干警发现废品收购行业存在“监管真空”——3家废品收购站未备案、5家未如实登记物品,导致涉案赃物难以追回。

“这次我们从零开始建模型!”技术干警们整合了市场监管部门的企业注册数据、公安机关的备案信息、乡镇的巡查记录,构建起“废旧金属收购类案监督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推动8家存在问题的废品收购站完成整改。

“现在我们又构建了‘非羁押人员判处实刑后执行类案监督模型’,梳理出67条线索,推动全州统一了执行标准。”安云点开另一个系统界面,屏幕上的数据实时更新。

离开久治县人民检察院时,夜幕已经降临。办公楼里灯火通明,检察干警们在整理第二天要移送的生态线索,救助台账上又添了新的回访记录。此时,记者想起久治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拉毛开说的一句话:“高原上的检察工作,就像格桑花扎根冻土——不图艳丽,只求把根扎深,把为民的事做扎实。”

从守护孤寡老人的“暖心检察”,到共护黄河的“生态检察”,再到破解难题的“数字检察”,久治县人民检察院干警用实际行动,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承诺,深深镌刻在雪域高原,也写进了群众心坎里。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