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人民检察院结合“为爱守心共护未来”法治进校园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以秋季开学为契机,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度融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讲6场次,覆盖师生600余人,悬挂汉藏双语宣传横幅2条,发放宣传材料800份,法治宣传礼包150份。
黄南州民族中学:以案释法,守护青春“不迷途”。针对高中学生生理、心理逐渐成熟,开始接触复杂社会环境的特点,检察官带领学生走进未成年人检察“一站式”办案中心,以“预防校园欺凌与网络安全”为核心展开宣讲。参观过程中,检察官通过播放校园欺凌警示短片、还原真实案例,清晰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遭遇欺凌该如何应对”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分辨“玩笑”与“欺凌”的界限。同时,为教育人员详细解读《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相关规定,并结合案例进一步明确教育人员的职责,让大家知晓“什么情况应该报告”“如何报告”等内容,督促并推动强制报告制度的执行。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围绕“朋友被欺凌,该帮还是该躲”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检察官逐一点评引导。
同仁市第一民族中学:明法知礼,树立正确“法治观”。同仁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同仁市司法局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活动。法治副校长辛雨林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普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知识,重点讲解了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提醒同学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主题,讲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引导同学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和平生活。
同仁市隆务镇寄宿制中学:聚焦安全,筑牢寄宿“防护网”。考虑到寄宿学生长期在校生活,安全问题涉及起居、饮食、同伴相处等多个方面,检察官将宣讲主题定为“寄宿生活中的法治与安全”。课堂上,检察官用漫画、情景剧片段等生动形式,讲解宿舍纪律的重要性——如不私拉电线、不玩危险玩具,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针对“同学间物品借用纠纷”“夜间独自外出风险”等寄宿生常见问题,通过模拟场景问答,教学生学会“礼貌拒绝不合理要求”“遇到困难及时找老师”。此外,检察官还特别强调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醒学生不购买校外“三无食品”,远离烟酒及毒品,守护自身健康。
根顿群培寄宿制小学:趣味普法,点亮儿童“法治灯”。面对低年级小学生认知水平特点,检察官将法律转化为孩子们能听懂的生活规则,以“做守法小公民”为主题开展趣味宣讲。课堂上,检察官通过展示“过马路走斑马线”“买东西排队付款”等场景,直观传递“遵守规则就是守法”的理念,同时告诉学生们“不跟陌生人走”“不泄露家庭住址”等自我保护要点。宣讲最后,检察官还为学生们发放了法治小礼包,让孩子们在日常阅读中也能接触法治文化,播下守法的种子。
同仁市第一、二幼儿园:启蒙护幼,守护萌娃“成长路”。针对3至6岁幼儿的认知特点,检察官在同仁市第一、二两所幼儿园开展“法治启蒙小课堂”,以“认识自我、学会保护”为核心,用宣传册、玩偶互动的方式进行宣讲。课堂上,检察官教孩子们分辨隐私部位,并通过玩偶表演“陌生人给糖果”的场景,告诉孩子们“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遇到不舒服要大声说‘不’”,同时引导孩子们记住家长电话和家庭住址,方便遇到困难时求助。此外,检察官和老师一起设计了“安全小游戏”——“找妈妈”“排队洗手”,在游戏中强化遵守秩序、保护自己的意识。
此次“为爱守心共护未来”系列活动是同仁市人民检察院按照省人民检察院统一部署,延伸检察职能,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