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起诉的案由是什么?不用去法院,这里可以查找到您需要的诉讼文书模板。”9月17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海向清正引导当事人网上进行立案。
一台触控终端设备,能够了解自助立案、诉状生成、风险评估等各类业务的办理。在原州区法院立案大厅,指尖一点,就能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今年以来,该院收到网上立案申请5132件,实现民商事案件“指尖立、网上办”,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原被告在“云端”,法官面对电子屏,一步步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陈述……见“屏”如面、“云”上断案,在原州区法院已司空见惯。
走上二楼,特邀调解员王卓正在线上调解18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系列案,涉案金额近20万元。现场的原告始终坚持要“一次性付清劳务费”,线上的被告却因经营不善有些犯难。“经营者确实有困难,正在筹措资金,分两笔给大家付完,你们看如何?”近1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线上签字确认调解协议后,特邀调解员又趁势开始“普法”:“误啥也不能误了劳动者的工资,民法典和劳动法对于劳动报酬的支付及违约责任均有相关规定……”
“依托线上调解平台及工具,能够大大缩短调解时长,提升调解效率的同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今年以来,我院通过在线调解平台成功化解纠纷1778件,调解成功率达到76.84%,大量纠纷在开庭前得到了有效化解。”刘志聪表示。
“最初扮演‘王大妈’,因为穿衣不习惯,身上过敏、疼痛导致走路都微微弯着腰,没想到形象更贴合。”在原州区法院融媒体中心,法院干警、“王大妈”扮演者王明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演出经历”。
该院2021年10月成立融媒体中心以来,以“互联网+法治”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普法新路:先后拍摄《王大妈反诈攻略》《金花奇遇记》等250部作品,总计播放量上千万次,获得人民法院“金法槌”奖、人民法院“百优”新媒体作品等荣誉;深耕“原州法院”微信公众号,三次荣获市级优秀政务媒体……实打实地让法院普法从法庭走向指尖,从严肃说教变为了“人人爱看、人人能懂”的法治课堂。
谈及经验,几位参与融媒体产品创作的干警也积攒了不少心得:“拍摄主题既要引领又要迎合”“赛道、阵地不能贪多需得求精”“严肃普法与诙谐逗乐亦得兼顾”,这些看法背后,都是把更多身边的真实案例转化为故事宣传出去,进而达到普法的“破圈”效应。
“普法与审判同等重要鲜活、生动、直观的普法才能让人记住法。”原州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全德表示,原州区法院案件量大、类型也多元,原州区法院还以“法院开放日”为代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中小学生、群众等,观摩法院见证执行。近五年来,在互联网直播庭审2000余次、公布生效裁判文书11000余份、发布以案释法信息500余篇,力求让每一起案件审判、纠纷调解都变成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为的是啥?
让案例“走出去”,把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提上去,把案件量降下来,把办案质效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