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兼职”“中奖了”“投资贷款”……春节过后,伴随学校开学、企业复工,电信网络诈骗进入高发期,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致富十年功,诈骗一场空。为有效防范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提高辖区群众辨别各类电信诈骗手段的能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线,捂紧群众“钱袋子”,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公安局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防活动,在“点线面”齐发力,推动反诈宣防工作向纵深发展,迅速掀起全民反诈热潮。
谋划部署,压实治理“责任链”
2月12日至14日,八师公安系统多次召开覆盖派出所全体民警的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防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全面统筹推进反诈宣传工作。确保反诈宣传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电信网络诈骗挂网通报机制。实时通报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诈骗手段以及造成的损失等信息的案件发案情况,分析发案原因,通过这种方式督促所属辖区派出所以及民警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全力推进工作开展。
靶向发力,织密多层次防护屏障
“多亏民警及时上门劝阻,不然我差点就被骗了!”家住石河子市区的张女士心有余悸地说。
近日,她接到冒充客服的诈骗电话,正准备转账时,被及时赶到的民警成功劝阻,避免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
电信诈骗不可怕,防诈反诈有办法。八师公安系统充分运用技术资源搭建“电诈预警模型”,紧盯高危人群,定期梳理、更新易受骗群体名单,针对预警人员八师公安局依托“大数据+铁脚板”模式,组建反诈劝阻专业队,采取“线上预警+线下劝阻”相结合的方式,第一时间对潜在受害人进行短信提醒、电话劝阻和上门拦截,以此织密多层次反诈防护屏障,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同时,八师公安系统主动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深度协作。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风险信息、联合开展反诈培训等方式,强化对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的监测预警,及时拦截涉案资金流转。通过“警银共治”的工作模式,把银行受理群众业务的柜台作为公安机关反诈的“延伸触角”,形成警银协作、共筑反诈防线的强大合力。
多管齐下,迅速掀起反诈宣防热潮
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被骗。电信网络诈骗作为可预防性案件,八师公安局不断加大反诈骗宣传力度,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
联合街道、企业、学校,并发动社区网格员,建立“反诈联盟”,开展轰轰烈烈“扫楼入户”行动;利用爆火“哪吒”形象制作反诈宣传视频,投放至辖区6家影院及3处户外公共屏幕进行播放;在FM89.3交通音乐广播等媒介,组织民警做客演播室,讲解高发电诈类型案件手段及防范要点;各派出所持续制作反诈宣传视频,并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进行宣发;商场里,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人志愿者,现场面对面向大家讲述自己受骗经历。
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结合近期电诈发案特点,民警辅警将反诈宣传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接处警、执法办案、入户走访等工作期间,以生动有趣、易于传播的方式,向公众普及反诈知识,让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习反诈知识,提升防范能力。
随着反诈宣传范围不断扩大、公安机关防范精度不断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铜墙铁壁”正加速崛起,必将成为阻挡诈骗犯罪的坚实屏障,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