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综治中心建设工地,420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正加紧施工。作为师市基层治理的“中枢大脑”,这里未来将集成矛盾纠纷调处、社会治安防控等核心功能,成为职工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烦心事”的治理枢纽。
近年来,第六师五家渠市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投入900万元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阵地升级、机制创新、服务提质,2024年累计化解基层纠纷4484件,95%的矛盾化解在连队社区,职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阵地升级,打造“一站式”治理枢纽
第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将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基层治理“一号工程”,规划建设集接待大厅、矛盾调解、治安防控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整合社会服务、信访接待等12个部门职能,推行“常驻+轮驻+吹哨报到”协同机制,法院、人社、住建等单位合署办公,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一站办结”。

平安六师微信公众号为职工群众提供线上服务
与此同时,第六师五家渠市同步开发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归集“人、地、事、物”等6大类数据,师、团、连三级贯通应用,突发事件响应效率提升60%。“过去办事要跑多个部门,现在数据‘上云’、服务下沉,职工少跑腿,治理更精准。”第六师五家渠市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
机制创新,构建全流程解纷闭环
在共青团农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平安六师”微信小程序远程调解一起劳务纠纷。师市创新“线上+线下”双轨受理机制,职工可通过来访、小程序、热线等4种渠道反映诉求,系统自动分流至责任部门,形成“受理—分流—处置—反馈”闭环。
同时,配套建立“访调援诉”四位一体工作机制,2024年通过“专家调解+法律援助”联动模式化解涉企纠纷217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860万元。“每季度晾晒各部门办结率、群众满意度,倒逼服务提质。”师市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首问负责、分级督办等4项制度,群众诉求办结率达98.3%,平均处置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
服务提质,筑牢平安建设“桥头堡”
“多亏‘李玉山工作室’上门调解,拖了两年的土地承包纠纷三天就解决了!”一〇三团职工马建军感慨。

第六师五家渠市培育80名专职调解员驻点综治中心,打造“沙枣花社工站”等特色品牌,采取预约调解、上门服务等方式,2024年开展“法律夜市”“田间调解”等活动320场。同步创新“网格+警格”融合机制,整合民辅警、网格长等力量,辖区盗窃、诈骗等案件同比下降33%。在军垦路街道综治中心,律师正在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同时,推动“调解+普法”双向赋能,通过“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培育基层法治带头人150名,覆盖所有连队社区。
“现在遇到问题先翻‘法治宝典’,心里有底了!”居民王芳展示手机里的电子法律手册说道。
从“多中心分散”到“一平台聚合”,从“被动接访”到“主动治理”,第六师五家渠市通过综治中心建设,推动基层治理向“预防在前、调解优先、法治兜底”转型。师市党委政法委书记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兵团落地生根,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