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54车青贮10余万货款“乱如麻”,民警“精算师”出手来解困!
时间:2025-08-30 10:48来源:兵团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是不是哪里算错了?”

“要是账一直对不上,我们可怎么办?”马先生和同乡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焦急。

就在这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公安局花园派出所民警赶到了现场。

54车青贮货款对不上,农户急成“热锅蚂蚁”

8月20日下午,农户马先生双手紧紧攥着青贮运输单据,在石河子143团某企业院内急得像热锅蚂蚁般团团转,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他与同乡一同为该企业运送了54车青贮,虽说前期收取过部分货款,可到最终核算时,发现与收购方潘女士的账单怎么都对不上。

更让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是:“这里是石河子辖区,民警会不会偏向本地企业?”接到报警后,花园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

35公里“跨城取证”,民警“抽丝剥茧”解难题

为高效化解纠纷,民警启动“警调联动”机制,邀请143团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员一同开展调解工作。

“您先消消气,别着急,不管是本地企业还是外地农户,我们都以事实和证据为准绳。”民警将情绪激动的双方分开,耐心倾听各方陈述。

由于双方账单始终不一致,民警把调查重点转向原始过磅记录。每车青贮过磅时都会留下底单,只要查清底单,货款金额自然能水落石出。

然而,过磅站并不在143团,而是位于35公里外的沙湾市安集海镇。

“咱们现在就走,绝不拖延!”民警果断决定,带领双方一同前往调取原始凭证。在过磅站,大家把一张张单据铺开,从第一车的重量、单价开始,民警与调解员陪着双方逐一核对、反复计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

“这车是8月5日送的……”

“这笔前期付款应该扣除……”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核出准确数额:潘女士还需向马先生支付137519.12元。

货款秒到账!民警成农户“安心定海针”

在民警和调解员的见证下,潘女士当场完成转账,一次性结清了货款。

看着手机上的到账信息,马先生紧紧握住民警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太感谢你们了!为我们的事跑这么远,算得这么细。没有你们,真不知道这笔钱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花园派出所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深化“警调联动”机制的又一典型案例。面对跨区域、涉农、涉企的利益纠纷,民警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主动介入、积极协调、精准施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化解矛盾,既维护了农户的切身利益,也优化了辖区的营商环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