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没搞清的麻烦,这里一次就解决!真是把老百姓的小事当大事办!”7月2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居民饶某关于“公租房续租难”的诉求,在综治中心圆满化解。
据了解,饶某母亲羸弱多病、家庭困难,户籍虽属人民路街道,但实际已在军垦路街道公租房居住多年,如今租约到期,需按照政策返回户籍所在地办理续租手续。然而,对于生活窘迫的母女来说,搬家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六师五家渠市综治中心立即启动法治化路线图,精准锁定矛盾核心,记录“跨街道续租政策执行堵点”与“特殊群体搬迁难”双重困境。
“您只需提供材料,后续流程由中心全程对接!”首接负责人一句承诺,让饶某四个月奔波无果的焦虑,第一次落地为希望。“以前跑街道、问部门,总被推来推去。这儿一登记就说‘我们负责’,心里立马踏实了!”
综治中心当场激活“矛盾诉求流转”机制,将案件精准推送至关键三方。由住建局入驻人员安抚饶某情绪,解读政策细则,明确“户籍地办理”的法规依据。人民路街道专员30分钟抵达,向其说明户籍管理要求。将军垦路街道代表线上接入协商,反馈实际居住情况。
法治化流转的突破性价值在此凸显,综治中心打破“群众跑腿问政策”旧模式,转为“部门携政策见群众”。三部门信息在中心平台实时碰撞,政策刚性与人情柔性首次同台对话。调解桌上,综治中心主持,政策框架内找弹性,住建局确认“特殊困难群体可协商属地化管理”,人民路街道出具居住证明,军垦路街道承接续租办。

全程耗时仅2小时,饶某从“绝望”转为“难以置信”。“真不用搬家了?就在这儿续租?”让饶某忧心四个月的难题在综治中心就得到了解决。
与此同时,综治中心还将结果反馈精准到人,逐条解释办理流程,主动回访跟踪落地,3天后确认材料递交,7天跟进审批进度。
7月29日,军垦路街道前进西街社区专窗受理饶某材料。8月5日,续租手续全部办结,新租约直送其家中。
当回访电话响起时,饶某哽咽道:“母亲听说不用搬家,病都好了一半!你们连材料都没让我补第二回啊!”
饶某的公租房续租困局,看似是“政策执行中一粒沙”,却是群众“生活中的一座山”。第六师五家渠市综治中心通过法治化路线图五步闭环法,将这件“小事”办成直抵民心的“大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