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55万运输费高效追回!“法院+综治中心”联动解纷获点赞
时间:2025-10-29 10:49来源:兵团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我们整天风吹日晒,跑了大半年的车,运输费到现在也没拿上!”今年6月初,张某等13名货车司机愁容满面地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草湖项目区综治中心。

原来,雷某从某公司分包运输业务后,联系张某等人在工地上拉运戈壁料。雷某欠付张某等运输费共计50余万元。多次催讨无果,张某等人到综治中心提出上访。

喀什垦区人民法院和草湖项目区综治中心在以座谈形式了解某公司具体情况

鉴于纠纷涉及人数较多,当事人对立情绪激烈,综治中心对接喀什垦区人民法院开展联合解纷。法院选派骨干力量与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组成专项工作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纠纷始末、询问某公司运营和资金情况,厘清矛盾焦点,安抚张某等人情绪,引导以诉讼方式维权。

两案并审强释法冻结账户促执行

今年8月,张某等人将雷某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拖欠的运输费;雷某将某公司诉至法院,追索剩余未付费用。

接到诉讼材料后,法院当即开启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对两案优先立案、优先审理。

案件庭审现场

庭审中,承办法官向当事人释明:“雷某作为运输合同的签订主体,负有依约支付运输费的法定义务,应就欠付运输费向司机承担清偿责任。某公司作为运输业务发包方,应按约履行付款义务;逾期履行,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和赔偿损失等。但根据合同相对性,某公司应向雷某支付费用,雷某应向张某等人支付费用。”在帮助当事人明确责任,消除疑虑的基础上,为确保后续执行,法院根据雷某申请,依法冻结了某公司银行账户。

线上线下齐发力足不出户解"薪"愁

账户被冻结后,某公司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支付剩余费用。基于张某等人奔波在不同地区打工,为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提高解纷效率,法院采用“线上+线下”调解模式,一方面组织雷某与某公司面对面结算费用;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法庭,组织雷某与张某等人核对运输费金额。

法官在组织开展线上调解

经线上线下调解,各方最终确认,某公司应向雷某支付99万余元,雷某应向张某等人支付运输费55万余元。在法院主持下,当事人就案款具体支付方式及期限进行协商,达成调解协议。

全程跟进强督促案结事了展笑颜

为确保调解协议得到切实履行,法院全程跟踪履行过程。8月30日,某公司将剩余费用汇至法院指定账户;9月5日,雷某通过银行转账将欠付运输费分别支付至张某等人账户。

某公司将剩余费用履行到位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全部运输费!”“感谢法院和综治中心共同为我们主持公道!”收到银行到账短信提示后,张某等人互相分享喜悦,向法院和综治中心的高效联动解纷致谢。

张某等人如期拿到案款

近年来,喀什垦区人民法院将多元协同理念融入纠纷化解实践,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及时发现、初步疏导、精准转办的前端“哨所”作用,法院提供专业指导、司法保障、“裁决兜底”作用,依托“法院+综治中心”解纷机制,释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智慧助力、督促履行的全链条解纷效能,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矛盾纠纷高效实质化解的良好效果。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