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综治中心的同志对我家的事这么上心,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难题!”近日,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通过县乡综治中心联动成功化解一起持续多年的父子土地债务纠纷,修复了濒临破裂的亲情关系,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9月19日,奇克镇居民赵某某夫妇满面愁容到县综治中心求助,申请化解其与父亲的矛盾纠纷。赵某与赵某某是一对父子,赵某某为赵某前妻所生,赵某某结婚时,其父赵某答应给他5万元和9亩土地作为其成家生活所用,但一直没有兑现,赵某只是将自己名下的2公顷土地租赁给赵某某耕种,耕种期为5年。如今4年过去,合同还剩最后一年,恰逢地价上涨,父亲便想提前收回土地自己耕种,还提出用之前答应给的9亩土地给赵某某耕种,并抵偿之前答应给的钱;儿子则坚持合同尚有一年到期,应继续耕种,同时强调9亩土地是婚前家庭商议划分给自己的,不能抵偿之前答应给的钱。双方互不相让,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发生肢体冲突,严重影响家庭和睦和邻里安宁。

直到最近,赵某某看到县综治中心发布的宣传后,主动前来寻求帮助,县综治中心在接到申请后,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入驻单位召开分析研判会,经分析研判决定按照属地管理将此事分转到奇克镇综治中心进行处理,并提出调处指导意见,同时派出入驻县综治中心的法官协助调处。奇克镇综治中心承接案件后,立即组建由法官、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及镇信访办工作人员组成专项调解小组,按照县综治中心“法律指导+情感疏导+政策解读”的指导意见开展调处工作。
调处过程中法官从法律角度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土地承包合同、债务抵偿相关规定,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派出所民警严肃警示暴力冲突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为纠纷化解奠定法律基调,并针对父子十余年积怨,耐心安抚情绪,引导双方通过合法途径理性维权,促使双方冷静;综治中心及信访工作人员从亲情伦理出发,劝说父子珍惜血缘关系,逐步缓和双方对立情绪。
经过两天多轮耐心沟通与反复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和解,2公顷土地由父亲提前收回耕种,给予儿子一定的经济补偿。答应给的5万元,由前4年2晌的承包费和9亩地的土地收益进行抵扣,土地由父亲耕种,余下的2万余元,父亲予以补偿,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父亲当场将2万余元支付给了儿子,并表示:“这些年自己又成了家,对儿子缺乏关怀,儿子也不容易。”至此,这起家庭土地纠纷得以圆满化解,父子关系重归和睦。

逊克县综治中心自5月份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64件,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通过统一受理、分析研判、分类流转、跟踪督办等流程化解258件,化解率达97.7%,全力推动综治中心成为为民服务的“桥头堡”和矛盾纠纷调处的“集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