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161团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构建起“科技赋能+民生为本”治理体系,形成了具有兵团特色的“预防—响应—处置—巩固”治理闭环,为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

“望”全域动态,织密边境安全防护网
警网融合,推动警务力量与网格管理协同联动,显著提升动态管控能力。同步建成社会治理数据库,实现对人口信息的实时统揽、异常动态的智能预警和重点对象的精准跟踪,构建起覆盖“人、房、事、物”四位一体的精细化治理体系。

“闻”诉求联通,线上线下畅通民声渠道
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化诉求响应机制。群众诉求一经提交,系统自动识别类型并分级推送,确保紧急诉求快速处置、一般诉求24小时内响应办结。
拓展“平安哨兵”线索举报平台,设置专项上报通道,配套完善的匿名保护与奖励机制,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成功实现对多起潜在风险隐患的早期预警与前端化解。

“问”网格排查,拧紧风险化解“安全阀”
全面推行“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模式,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6个基础网格,配备18名专职网格员,创新实施以“三必访、四排查、走看听问记”为核心的“345”工作法。
通过常态化走访,深入排查矛盾、收集民意、消除隐患。建立健全“诉求分类—部门对接—跟踪督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团场、矛盾不上交”。

“切”多元施治,打造定分止争“终点站”
采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解纷模式。在一起红花收购纠纷中,仅用5小时便促成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并同步完成司法确认,赋予调解结果强制执行力。
组织普法小分队深入连队、社区,开展互动式、情景式法治宣传,通过趣味游戏等方式实现寓教于乐,提升职工群众法治素养。

161团综治中心通过强化“数据大脑”这一神经中枢,激活“网格细胞”的基础作用,实现了治理效能的系统化提升。这项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系统性创新,显著增强了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兵团团场的蓬勃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