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早市人声鼎沸,深夜的夜市灯火通明,周末的集市摩肩接踵……在吉林省临江市的不同角落,临江市公安局各城区派出所、正阳路警务站以“城市警务”“早市警务”“夜市警务”“集市警务”为抓手,采取多维警务模式,守护市井烟火气。
“城市警务”守望街巷温情
正阳路警务站作为城区社会治安巡逻防范的主要力量,每日清晨5点,警务站的巡逻车已沿早市周边主干道展开“滚动式”巡防,执勤警力手持对讲机穿梭在早餐摊之间,实时排查扒窃、纠纷等隐患,更针对早市特有的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联合城管部门划定临时停放区,通过“人巡+车巡+视频监控”三位一体模式,确保周边交通道路通畅。
夜幕降临后,临江市公安局机关警力下沉配合警务站启动“夜间勤务升级方案”,每晚6点至10点,7组警力进驻正阳路夜市、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针对夜市酒后易引发冲突的特点,警务站在夜市周边设置了“禁止酒后滋事”语音播报,并安排警力重点关注饮酒过量人员,及时进行劝导,避免发生意外。
面对周日集市的大客流,警务站在每周六晚就开始行动,组织警力对集市及周边道路进行全面排查,清空道路上停放的车辆,确保次日集市区域道路畅通。周日当天一早,执勤警力便在集市周边主要路口设立交通疏导点,引导车辆有序绕行或停放到指定的临时停车点,有效避免了交通拥堵。
正阳路警务站站长王鹏介绍说:“我们要让警务跟着民意走、警力围着民生转,让警务资源始终汇聚在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节点。”
“早市警务”守护烟火晨光
黏糊的大碴粥、酥脆的油炸糕、香甜的玉米饼……“早市”烟火气息就从这香喷喷的早餐中漫卷开来。南围子街早市是临江市唯一的早市场,也是市民与游客热衷打卡的热门场所。同时也出现了人多、车多、治安要素复杂等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建国边境派出所除了每天安排民警辅警开展常态化巡逻外,还在摊位经营业主中实施“摊位业主协防”机制,在每20个摊位里选择一家作为治安“堡垒”,建立微信报警群,如果发现这周边有警情或者纠纷,通过微信就能把“消息”发给巡逻民警,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
“在某肉摊前两位群众因琐事发生争吵。”近日,“摊位业主协防”微信群一商户发来求助。接报后,巡逻民警迅速穿过人群,不到一分钟就来到了摊位前了解情况,弄清原因后现场进行调解,避免了矛盾激化。
“真的是快!”提起民警的出警速度,市民张先生赞叹道。
“如何快速处置各类警情,更好地守护早市治安环境,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搭建邻里守望‘摊位业主协防’的初衷。”建国边境派出所所长赵旭烨说。今年上半年,南围子街早市各类矛盾纠纷也同比下降63.12%,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夜市警务”守望霓虹夜色
小龙虾、铁板鱿鱼、臭豆腐……这些夜市里的符号,搅动着人们的味蕾。作为临江市夜经济的“城市名片”,300余米的正阳路夜市有各类摊位50余家,附近还有饭店、夜宵大排档等场所。
为营造良好治安环境,兴隆边境派出所探索建立“潮汐勤务”工作机制,将错峰用警、科学布警、重点驻警、动态调警等“潮汐用警”模式灵活运用于治安防控、行政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你们搬椅子碰到我了”“我们又不是故意的!”近日,两桌食客在一大排档摊点因为桌椅碰撞发生口角,听到争吵声巡逻民警立即上前劝说。“大家吃得都挺开心,何必为这点小事搅了好兴致,动起手来去派出所、去医院,值吗?”民警的一番话让双方很快平静下来,还互相道歉。
“烧烤摊位、大排档等夜间消费场所,容易产生口角纠纷,尤其是酒后,还有可能打架伤人,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实主防警务。”兴隆边境派出所所长谭凯说。“我们根据人流潮汐调整警力部署,从而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
自“夜市警务”开展以来,兴隆边境派出所辖区打架类警情同比下降52.17%,纠纷类警情下降5.89%,夜市各类警情综合下降21.74%,有效维护了辖区的治安稳定。
“集市警务”护航市井繁华
“衣服大减价!”“自己种的小白菜,两块钱1斤。”……熙熙攘攘的人群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涌向各个摊位。每逢周日是临江市传统赶集的日子,集市上摊位密布、人流如织。新市边境派出所优化“集市警务”运行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行“1+2+N”模式,每个网格配备1名警长、2名辅警和N名治安信息员,通过网格化巡逻延伸警务工作触角。
“你们家秤不准,你不用多说,我找咱民警同志来帮忙解决。”集市上,刚在摊位上买完豆角的李大娘气鼓鼓地拦下巡逻的民警。“既然是怀疑秤有问题,咱就靠秤来解决。”民警迅速联系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多方见证下,交易的豆角在公平秤上复称,确定未出现缺斤少两的问题,快速化解了这起纠纷。
“集市上人员流动量比较大,民众纠纷和求助类警情比较多,我们将集市划分若干个网格,民警在一定区域内能够快速的处置各类警情和矛盾纠纷”新市边境派出所所长谢明晨介绍说。今年以来,集市各类警情、可防性案件、易发性侵财案件分别下降17.6%、13.5%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