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吉林扶余民警国庆不打烊:从晨光走到夜色,用脚步 + 科技护你平安过节
时间:2025-10-06 14:50来源:吉林省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您好!商场人多,麻烦牵紧孩子的手,注意随身物品!”10月1日上午,吉林省扶余市德卡广场的人流里,巡逻民警的叮嘱带着暖意,穿透节日的热闹。当市民们沉浸在国庆假期的欢腾中时,扶余市公安局的民辅警早已全员在岗,以“白昼步巡+夜色值守+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构建的立体防控网,为整座城市织就了一张无死角的平安防护盾。

白昼巡防:脚步追着人流,科技补位盲区

清晨的阳光刚为街巷镀上暖意,各巡逻区的民辅警已踏着晨光出发。他们遵循“点上守、线上巡、面上控”的原则铺开日巡——繁华商圈里,步巡警力穿梭在商铺与人群间,遇有群众咨询路线、寻找物品,随时停下耐心解答;车站广场上,车巡民警驾驶警车往复巡查,车灯闪过之处,车流始终井然有序。

针对国庆“人流集中”的特点,扶余公安还将机关警力下沉一线,把巡防力量“嵌”进商圈、景区、农贸市场等关键点位,让安全感跟着人流走。科技更让巡防效率“提档升级”:街面警务站旁的无人机停机坪前,操作员指尖轻拨摇杆,无人机缓缓升空,机身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广场角落、路口车流,画面清晰传至终端。一旦发现地面警力视野盲区的隐患(如拥挤点、通道堵塞),空中“眼睛”能第一时间联动地面处置,实现“空地无缝衔接”。

夜色防控:警灯映着烟火,监控守着平安

当暮色漫过扶余的街巷,广场的音乐、夜市的烟火气渐次升腾,夜巡民警的身影也愈发清晰。扶余公安采取“定点驻守盯重点、动态巡查补盲区”的夜巡模式,每晚调配警力覆盖夜市周边、居民小区、偏僻路段——夜市入口处,民警驻守疏导人流;背街小巷里,巡逻手电的光束扫过墙角,排查潜在安全隐患。

夜间安全更离不开“智慧守护”。指挥中心与各派出所的调度室内,一块块屏幕实时铺开全城监控画面,视频巡查民警目光专注,紧盯重点路段的车流、人员密集场所的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无论是走失的老人、哭闹的孩子,还是占道的杂物),立刻通过对讲机指令就近警力处置,让“1、3、5”的快速反应机制真正“跑”起来。警灯闪烁的街头,监控屏幕的微光,共同织就了夜色里的“平安盾”。

立体联动:“三维守护”织密安全网

无人机早已成为“空地一体”警务模式的“空中尖兵”:白天,它掠过商圈上空排查人流拥挤点、消防通道畅通情况;夜间,它飞向偏僻路段,搜寻可能的安全隐患,灵活的空中视角恰好补上地面巡防的“视线盲区”。而遍布城乡的监控摄像头,如同24小时不眨眼的“电子哨兵”,与“空中无人机”“地面巡逻队”形成“天(无人机)、地(地面巡防)、屏(视频监控)”三维防控网络,实现对重点部位、巡逻区域“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全程有监控”的全时段覆盖。

截至目前,扶余公安依托多维度巡防,已排查并现场整改安全隐患8处,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难题3起。“看到警察在身边转,无人机在天上飞,过节心里特别踏实!”一位市民的随口感慨,正是对这份“平安守护”最朴素的认可。

国庆假期,扶余公安的“警察蓝”穿梭在晨光与夜色里。他们用脚步丈量街巷的每一寸责任,用科技为防控插上“智慧翅膀”,以“不打烊”的坚守诠释担当,用实打实的行动为城市筑起平安防线,让每一位市民的假期都浸满安心与祥和。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