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黑龙江,春风拂过林海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草木蔓发,生机盎然
值此4月8日“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黑龙江绥阳人民法院以司法之名回应自然之约
将法治力量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
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强化司法审判,为生态安全亮出“法治利剑”
绥阳人民法院始终将环境资源审判作为守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抓手,组建了专业审判团队,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管理,推动绿色司法理念在各类案件中的协调适用。为提升审判质效,法官们深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绥阳分局核心区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林海深处,以真实案例警示群众,让司法裁判成为最生动的普法教材,使“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的精神内涵,在每一次公正审判、每一场普法宣传中落地生根。

构建协同共治,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生态保护没有“独角戏”。绥阳人民法院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黑龙江片区的各分局分别签订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协作管护协议》,联合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绥阳分局、绥阳人民检察院、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绥阳分局签订了《生态保护司法协作机制》,为推进林区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在生态修复领域,绥阳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恢复性司法,建立了5个司法修复基地,定期跟踪生态修复补植情况,确保“补植”真正“复绿”,让受损的森林重焕生机。

引领全民参与,播撒生态文明“法治种子”
保护生物多样性,离不开全民共建共享。绥阳人民法院多措并举,将法庭“搬”进校园、林场和社区:法官们邀请学生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让孩子们扮演“小法官”,审理“虎豹保护模拟案件”,以沉浸式普法播撒生态法治种子;在林场、广场、社区宣讲法律法规,通过案例解读、互动问答等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与此同时,依托“一网双微”新媒体平台,发布生态保护典型案例、普法微视频,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让法治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凝聚全社会共同守护虎豹家园的强大合力。

目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已达96.6%,有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曾经难觅踪迹的东北虎、东北豹,如今频繁出现在远红外相机中,它们矫健的身姿,成为绿水青山间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