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多元治理、行刑共治……上海长宁检察发布白皮书织密网络犯罪治理“防护网”
时间:2025-07-31 16:46来源:上海政法综治网责任编辑: 安羽

轻微犯罪案件数量上升、长期潜伏隐蔽性强,如何标本兼治?7月24日,长宁区检察院发布《上海市长宁区网络行刑反向衔接检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通报2023年行刑反向衔接制度实施以来,该院办理的网络领域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的基本情况、典型特征及相关检察实践。

据《白皮书》显示,2023年至今,该院共办理网络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04件239人,案件量占全部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的51%;对其中201名被不起诉人制发建议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书,制发率为84.1%。

从案件罪名分布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诈骗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位列前三。案件所涉行政管辖机关中,公安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占比高达93%,呈显著集中态势。

《白皮书》指出,长宁区检察院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轻微犯罪不起诉案件全面启动行刑反向衔接,充分审查行政处罚必要性,并持续推动涉案资金追缴,杜绝“以赔代罚”。针对利用电商平台漏洞“薅羊毛”、售假等网络领域高发现象,长宁区检察院梳理违法行为认定标准和梯度治理需求,及时跟踪监督行政处罚落地。

《白皮书》中提到一起李某某等三人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反向衔接案,长宁区检察院通过调查取证强化处罚必要性审查,异地征询意见强化跨域协同能力,向三人违法行为所在地公安机关制发建议处罚的检察意见书。依托行政检察协调小组,长宁区检察院破解异地移送、异地处罚等衔接机制难题,跨省移送检察意见3件,均获积极回应。

同时,该院引入专家咨询、公开听证、委托评估等外脑外智,合力攻坚办案症结和法律适用难点,通过打破认知壁垒推动行政处罚有效落地。如在一起涉嫌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行刑反向衔接案中,为化解法律适用分歧与障碍,该院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听取计算机司法鉴定专家、公安、相关企业等各方专业意见,从涉案违法软件工作原理和违法性质等方面充分评判,准确把握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的处罚必要性标准。

去年,长宁区检察院在“上海硅巷”科创街区设立“网络检察空间站”,进一步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的沟通协作,不断延伸行政检察监督履职与网络治理的新触角。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