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上海首个!街道综治中心里有了这个工作站
时间:2025-08-19 13:50来源:上海法治报责任编辑: 李鸽

法院执行、综治中心,这两个看似独立的名词近日在杨浦有了创新性的关联。

8月4日,全市首家入驻街道综治中心的执行事务工作站落户杨浦区平凉路街道。当天,记者从杨浦区人民法院获悉,该工作站运行以来,已协助核实被执行人下落13处,核实车辆、收入等线索42条,平均反馈周期在72小时以内,显著提升了执行线索收集、涉执事项核实、财产查控的效能。

日前,记者来到平凉路街道综治中心执行事务工作站,了解工作站协助法院执行、赋能基层治理的背后。

成为被执行人后仍拒不赔付?

小张(化名)是一起人身侵权纠纷案的被告。一天,他在阳台窗户给簸箕扫帚抖灰,隔壁毛阿婆看到后便前来劝阻这样不文明的行为。随后,二人产生了口头争执,并升级为肢体接触,导致毛阿婆受伤骨折。于是,毛阿婆将小张告上法庭。经法院认定,小张的行为已构成对毛阿婆身体权的侵害,判决小张赔偿原告毛阿婆医疗费等1万余元。

但判决生效后,小张却玩起了失踪。“他不仅分文不付,还对毛阿婆支付赔偿款的催促置之不理。”杨浦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程倩告诉记者。无奈之下,毛阿婆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银行卡被冻结后,小张向法院申请解冻微信余额以维持生活,并承诺限期还款,其间也不会有大额资金流动。”法官说道,“秉着善意文明执行的原则,我们同意让其‘缓一口气’。”

然而,约定的还款日如期而至,小张依旧没有支付赔偿款。“我们查看了他的支付流水,发现小张有能力执行但拒不执行,此前以‘有小朋友要养’、‘经济压力大’等为由,承诺分期支付,结果到期也没有支付。”

面对这种抵赖行为,执行法官依托平凉路街道综治中心执行事务工作站,查询到被执行人小张的新住址及其作息时间。8月8日清晨,法官第一时间赶赴其家中,并将其带至法院,告知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听到要拘留,他产生了畏惧,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程倩告诉记者,随后小张很快凑足了赔偿款,法院鉴于其自觉履行并具结悔过,将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改为罚款措施。

图片

法官在工作站接待现场群众咨询

综治中心协助解决查人找物难

“在各类涉执纠纷的化解中,查人找物难等现实困境仍是制约司法公信力的突出瓶颈。”杨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团队负责人杜凡非坦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核心之一就是解决查人找物难。

在“查人”方面,随着各部门执行协助的不断加强,目前,法院已试点在执行案件中通过公安、网络平台大数据协查被执行人地址,但由于被执行人的行踪规律无法掌握,导致执行法官多次上门核查均以“扑空”告终的情形仍然存在。

而在“找物”方面,当前执行程序虽已实现在线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车辆、房产、社保、公积金等,但尚无法做到真实、全面地了解被执行人的履债能力。“一方面是财产查询途径有限,对于被执行人家庭经济情况掌握还不够;另一方面是财产查询偏静态,法院对于被执行人实时的经济情况掌握也不够。”杜凡非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成立的执行事务工作站便可以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属地优势,方便执行法官核查掌握被执行人家庭最近的经济情况和履债能力,同时也可以将执行财产线索接转、司法救助申请、恢复执行申请等一部分执行事务下沉到一线,方便群众就近办理。

“另外,从赋能基层治理的角度出发,通过执行司法力量接入、定期汇总分析涉执矛盾纠纷化解情况等,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预警、介入潜在的矛盾风险隐患,提高社区综合治理水平,从源头降低‘执行难’案件增量。”

打造“执行前哨”赋能基层治理

近年来,随着“执行+”理念的逐步推广,法院在传统执行手段的基础上,增加技术手段、跨部门协作、社会资源等创新方式,进一步赋能社会基层治理。“‘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中打破法院单打独斗局面,通过联动其他部门或社会资源拓展执行能力,此次,在街道综治中心设立执行工作站也是我们将司法职能与街道综治职能深度融合。”

执行事务工作站如何赋能基层治理?杜凡非透露,执行事务工作站的定位并不局限于执行工作,利用执行数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也是工作站的重点工作之一。

“对涉众、涉城市更新等重大案事件,法院与街道、人社等部门建立实时联动和响应机制,定期向街道通报区域涉执社情画像报告或者案件情况,及时识别潜在矛盾风险点,提出治理建议。”杜凡非说道,“譬如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杨浦法院涉平凉街道执行案件白皮书》,针对房地产行业涉执案件数量较多的问题,我们针对性提出提前排查企业资金链、合同履约风险,联动开展行业治理、引导企业主动化解等工作建议。”

此外,在工作站的工作流程方面,法院还制定了相关工作流程图,明晰办理环节和事项流转。“如执行财产线索接转核查事项,由当事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转接工作站,工作站登记分流至各基层网格力量期限内开展核查工作,核查结果再由工作站汇总后统一反馈给法院处理。”

图片

联合司法救助研讨现场

法院:计划继续扩大覆盖范围

今年年初,杨浦区委政法委牵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执行协作机制的意见》,将“切实解决执行难”纳入“党委领导、政法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

据悉,工作站已建立起“4+1+X”支撑保障力量。“‘4’代表在工作站设立执行调查、多元解纷、执行宣传、听证救助4个工作组,‘1’是综治数据管理员,‘X’则是依托综治中心,对接公安、检察、司法、人社等其他相关单位或组织。”

记者获悉,法院执行局和街道综治中心定期召集街道、公安、检察、人社等各方力量召开联席会议,研判难点堵点,优化工作流程,协调涉执矛盾化解工作。自工作站运行以来,执行响应效率与群众满意度与传统执行方式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工作站设置执行立案咨询、线索提交、执行调解等综合窗口,让群众能更便捷地享受司法服务。同时,通过短信推送、小程序通知等方式向申请人动态反馈财产查扣、失信惩戒等关键节点信息,让申请人能够实时了解案件的进度,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焦虑感,同时也能够积极促成执行和解。”杜凡非对记者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一创新性举措是杨浦区人民法院创新执行领域工作的一次尝试,未来计划继续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对全区关联场景的互联互通,试点承接他院委托调查的杨浦区域事项,构建区域协同治理的联动网络。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