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上海公证聚力20年,敢为人先为民解忧为企纾困
时间:2025-09-28 13:53来源:法治日报责任编辑: 李鸽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颁布20周年。

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卢正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20载春秋流转,上海公证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公证法的精神内涵,始终秉持忠诚担当、服务为民、敢为人先的行业时代精神,积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企纾困,为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贡献生动的‘公证样本’。”

法治引领

去年,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上线便火爆全球,同样“出圈”的还有长宁公证处通过“四双一”服务机制为游戏制作公司量身定制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四双一”是上海市司法局创新推出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涉企服务机制,即“一专窗一通道、一领域一团队、一企业一方案、一园区一清单”,目前全市25家公证机构组建4个领域59个专门服务团队,并与51个园区对接,与160家大型企业签约提供专属服务。这是上海公证转变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的成果,也是贯彻落实公证法、彰显行业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这20年正是我国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公证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它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公证事业的定位和发展划定法治坐标,成为广大公证员努力前行不迷路的指引明灯。”全国优秀公证员、上海市东方公证处退休公证员冯祖清说。

正如其所言,20年来,上海公证行业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公证法为指引,在服务大局、行业发展和队伍建设三个层面谋篇布局、精准落子。

在服务大局方面,上海公证变“坐等上门”为“主动登门”,持续提升服务中心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服务涉外法治的能力和素养,当好企业出海“救急员”和“护航员”;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协同平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公证“最优解”。

在行业发展方面,上海公证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效,优化群众办证体验;积极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巧借东风、全面布局,构建更加专业、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执业生态;推出一系列便企利企的服务举措,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队伍建设方面,上海公证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政治担当,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致力于科技赋能,通过加强行业监管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坚持对外“勤创新、强服务”,对内“提素养、优作风”,推进公证员队伍的作风素养建设。

守正创新

近日,“浦江公证链”业务平台在市北公证处正式上线。据悉,该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提升不动产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标志着公证服务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迈出新步伐。

该应用场景的推出正是近年来上海公证守正创新、敢为人先的有力体现,也是公证法颁布以来上海公证行业解放思想、勇立潮头的缩影。纵观20年来上海公证人的不懈追求,具体体现在服务、机制和科技三个层面持续创新。

图片

普陀公证处公证员为老年人解答意定监护相关问题

在服务创新层面,上海公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拓展“上海公证”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市公证协会与东方调解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启“商事调解+公证赋强”的全新探索、徐汇公证处在家事领域创设“时光延展师”项目、杨浦公证处设立“蔡煜工作室”、普陀公证处构建意定监护服务体系并参与编制了上海首个居(村)委参与意定监护事务软法指引。

在机制创新层面,上海公证坚持服务大局、助力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机制创新深挖潜能、提升质效。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一大批诸如“容缺受理”“一证一次办”“一事一站办”、法律援助受援人公证费用减免“免申即享”、社区联络人制度等惠民服务机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科技创新层面,上海公证聚焦行业发展堵点难点,创新构建“智慧公证”新生态。从现场取证到区块链“存证”、从线上办理公证到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从全市200间公证接待室完成标准化改造到研发全国首个赋码监管系统,上海公证正以全面数字化推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一次都不跑”。

服务为民

近日,东方公证处举办了一场开放日活动,市民与企业代表沉浸式体验公证服务。

“公证法第一条便明确了公证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根本原则,从立法高度确立了公证为民的核心价值。20年来,上海公证积极发挥超大城市先进治理理念,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办证思想,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上海市司法局公证工作管理处负责人说。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公证正是从精度、速度、广度“三大维度”不断拓展服务覆盖面,简化办证流程,提升工作质效,同时谋局全球,为企业“出海”搭建服务平台,赋能上海涉外法治生态港建设。

图片

长宁公证处公证员为外籍人士办理公证

为提升服务精度,上海公证针对不同群体推出精细化服务。比如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及军人军属,开辟“绿色通道”;自2013年实现“免费为8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遗嘱公证、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遗嘱保管”承诺以来,已办理免费遗嘱公证3.75万件。此外,针对年轻群体,部分公证处还提供“公证晚班车”“周末服务专窗”等便民措施。

为加快办证速度,上海公证努力推动“最多跑一次”和“一次都不跑”不断扩容,“最多跑一次”服务项目由103项扩容至217项,“一次都不跑”事项从91项增加到120项;今年“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具减证便民提速类公证22.2万余件,其中超过两成实现“当日出证”,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公证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为拓展工作广度,上海公证行业加强国际合作和涉外业务办理。比如,2001年成立的上海中法公证法律交流培训中心为两国业务交流搭建了桥梁;徐汇公证处成立上海首家“涉外财富传承公证服务中心”,推出全市首个涉外法律服务“全球1小时响应计划”;张江公证处成立“涉外法律服务中心”。20年来,上海累计办理涉外公证483万余件,公证书发往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新时代新征程,公证服务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需要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上海公证行业将始终恪守公证法公证为民的立法宗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并以更高水平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海市公证协会会长陈铭勋说。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