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浙江这个海拔1138米的派出所,守护着三位“母亲”
时间:2025-09-01 07:00来源:浙江法治报责任编辑: 安羽

百山祖冷杉,被人们称为“植物大熊猫”,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全世界只剩下3株母树,全都安静地生长在浙江丽水庆元的百山祖深处。

想要见到它们并不容易,因为它们不仅长在深山中,还被围栏保护起来,防止村民或游客误入。近日,记者先来到全省海拔最高的派出所——1138米处的百山祖派出所,再跟随百山祖保护站站长、百山义警兰荣光徒步攀登1.5个小时,这才见到它们。这段崎岖的山路,兰荣光已经整整走了34年。

百山祖风貌

在海拔1700多米的山中云雾里,3株冷杉母树静静站在那儿,树干挺拔,差不多都有10米高,灰白色的树皮、像针一般的叶子。2株冷杉母树挨得近,还有1株在百米开外。

它们是从漫长气候变迁中走来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自1963年首次被发现,便成了保护和研究的焦点。没有人确切知道它们的年龄,“没人敢用仪器去测,会伤到树,毛估估,该有上百岁了吧。”兰荣光告诉记者说。1995年他刚做护林员时,其中一株冷杉母树只有3米多高,如今已是最高的一株。

冷杉树的繁衍,艰难得让人心疼。雌雄同株,花开却不同步,雄花早开,雌花迟放,雄花向下,雌花向上,花期偏逢雨季,自然授粉率低。这些年,科研人员通过嫁接、种子育苗等手段,在保护区内成功培育出近百株母树种子实生树。

兰荣光负责照看这些“冷杉宝宝”,浇水、记录,查看长势。对于它们的“父母”——3株冷杉母树,兰荣光给予的是“陪伴”。“它们不需要浇水施肥,自然生长是最好的。”兰荣光向记者介绍说。每天上午,他上山拔除冷杉母树根际的杂草,察看球果是否成熟、枝叶有无病斑,记录附近动物的新鲜足迹;中午在保护站用过午饭后,再次上山。


百山祖冷杉球果

冷杉母树最害怕的,并不是风吹雨打,即便遇上恶劣天气,应对办法也简单——用绳子拴住加固。它们最害怕的,是人们不经意的打扰。上世纪90年代,百山祖核心区域还没有架起围栏。有游客上山,他们不识冷杉母树,曾在附近丢弃垃圾——这对冷杉母树或许是致命的,兰荣光现在说起来还后怕。后来,核心区域被2米多高的围栏围住了,也安上了摄像头。兰荣光和同事们又多了项工作——24小时轮流查看监控,跟派出所联动,及时劝阻闯入者。

这些年,守护冷杉的力量变得更科技,也更有人情味。为了保护这片山、这几株母树,庆元公安建立了“数字天网”,卫星看、无人机巡、实时监控连着路面,山里的动静清清楚楚。还有一支叫“百山义警”的队伍,熟悉山路、心疼树木的村民自愿加入,跟民辅警一道巡山护林。


百山祖巡山

他们最放在心上的一件事情,就是尽量不让外人打扰这三株冷杉母树——哪怕远远的一点动静,他们都格外警惕。

2018年起,百山祖兴起了房车旅游热。每年六七月间,四五十辆房车从外地结伴而来,停在景区停车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即使他们进入不了核心区域,民辅警仍会一辆一辆打招呼,提醒他们用火用电安全,并叮嘱晚上不要乱走。

兰荣光的工作,越做越细。每天,他都要到树下查看叶子有没有变色、光泽度好不好,还要留意树下新出的冷杉苗有没有被动物啃咬。“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冷杉树当成我的孩子,照顾它们是幸福的。”他说。

从冷杉母树上落下的种子,若幸运地成功授粉,便是一段新生命的开始。第一批成功发芽的种子大约出现在1993年,如今,那些小苗中长得最高的,已经超过了2米。

冷杉的生命周期很长,成长缓慢,一代往往就是几十年。“等到这批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冷杉自己也结出球果、落下种子,就说明它们完成自然的生命循环。到那时候,我们的守护才算有了成果。”说这话时,兰荣光站在一株不到他膝盖高的冷杉幼苗前,目光里含着父辈般的温和与期盼。

记者手记:

跟随兰荣光进山的那天,我理解了什么是“守护”——它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沉默的、重复的,甚至有些孤独的。

34年,兰荣光在这条路上走了无数趟,俯身拔过数不清的杂草,伸手轻抚过太多的冷杉树叶。科技来了,卫星在太空看、无人机在天上巡飞、围栏上装好了摄像头,义警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可有些东西从未改变:人得走进深山里,用手碰到土地,用眼睛看清每一株冷杉母树、每一株幼苗是否安好。

也许,真正的守护就是像兰荣光这样——34年如一日,看着3棵冷杉母树和它们的幼苗。他和同事们每日沉默行走,却让生命有了回响。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