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9万元工资,我前前后后跑了五六趟,心里又急又慌。没想到来综治中心,一场调解就把薪酬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大厅,江西籍务工人员李克华在调解协议书上按下手印时,眼眶泛红,话语之间满是感激。
这一幕,是华安县综治中心深化治理改革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华安县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行,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让群众解纷“最多跑一地”。
一份“账单”理得清 一杯清茶平纠纷
职能融合,解纷“跑一地”
“以前老百姓来反映矛盾纠纷,犹如走进一家没有分诊台的医院,得自己先搞清楚该挂‘外科’还是‘内科’,常常找错了人、跑错了门,憋了一肚子怨气。”一位资深调解员的感慨,道出了曾经的治理痛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华安县充分发挥小县机构改革成果,有机整合21个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资源,通过常驻、轮驻、随叫随到方式进驻综治中心,彻底拆掉阻碍群众办事的“部门墙”,实现人员“物理整合”和治理功能“化学融合”。
在华安县综治中心大厅,工作人员正在接受群众问询
如今,群众走进华安县综治中心大厅,专业引导员会第一时间上前接待,像“全科分诊护士”般耐心问询,快速厘清群众诉求,精准分流至公共法律服务、劳动争议(仲裁)等6个专业窗口。无论问题多复杂,群众只需跟一个窗口沟通,后续协调、流转、反馈全由中心内部推进,无须多头奔走。
面对跨部门的“硬骨头”问题,中心启动“吹哨报到”机制:中心“吹哨”,相关单位立即响应、协同调解。关键在于,部门派驻人员的日常管理、考核权限部分移交中心,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年度绩效。这让“哨声”成为硬命令,确保人员“人到位、心到位、力到位”,杜绝“形式报到、实质缺位”。
法律工作者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此外,中心引入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将“职能融合”从党政部门延伸至专业机构,构建多元共治大调解格局。
“以前办事像没头苍蝇,现在有了主心骨!”刚解决完充电桩纠纷的居民林某指着引导员称赞,“她一眼就看穿问题关键,直接带我去专业调解室,协议白纸黑字盖章,心里特别踏实!”
资源融通,调解“集团军”
华安县地处山区,专业力量分散,面对复杂矛盾纠纷时,难免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为打破这一局面,华安县创新思路,将优质资源下沉一线,打造了一支常驻百姓身边的“金牌调解集团军”,让矛盾调解从“单打独斗”升级为“集团作战”。
华安县仙都镇综治中心运用“四对比、五算账”工作法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中心推动法院、检察院、公安等执法司法力量常态化入驻,针对劳资、道交、山林等高发纠纷,创新设置“安薪调解”“金牌调解”等专业模块。尤其在全市率先引入劳资纠纷调解、工伤认定、劳动仲裁三大职能,11名专业人员整建制进驻,无缝衔接检察院“安薪调解”法律监督机制,打造“调解—认定—仲裁—监督”全链条解纷体系,让劳资纠纷化解从“多头跑”变“一站清”。
基层的“对比算账”工作法(比道理、比胸怀、比责任、比担当,算情感账、算利益账、算成本账、算得失账、算法律账)在纠纷化解中屡见成效。金牌调解员邹景阳便是这一方法的熟练运用者,“我们调解时,不只是机械地算‘固定账’,而是帮群众厘清纠纷中符合自身利益的‘感情账’‘时间账’和‘成本账’,引导他们理性看待问题”。
邹景阳团队成功调解一起巨额遗产纠纷,当事人送来锦旗致谢
此前,一起巨额遗产纠纷陷入僵局。邹景阳团队连续奋战13个小时,运用“对比算账”工作法,融情于法,耐心沟通,县妇联以“娘家人”身份温情疏导,成功引导双方握手言和。
“13个小时,从白天调解到深夜,调解员没吃一口饭,嗓子都哑了。”当事人陈某霞感动落泪,专程送来锦旗,“你们待人真诚、处事公正,不仅帮我们争取权益,还挽回了亲情。”
数据融智,风险“事前防”
针对山区地域广、管理盲区多、风险发现慢等难题,华安县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公安、法院、司法、信访等多部门数据端口,将信息汇聚至“平安漳州e家”智能中枢。群众通过微信扫“平安漳州e家”二维码即可登记提交纠纷、反映诉求、线上调解。
借力大数据分析,让调解从“事后介入”转向“事前防范”。例如,当监测到某区域劳资纠纷数量异常增多,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中心便可提前介入,了解情况并开展针对性调解,有效避免矛盾升级。
网格员向群众讲解“平安漳州e家”小程序应用,引导群众通过“平安漳州e家”上报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华安县还充分激活基层力量。将护林员、河道专管员、乡村道专管员、道路交通劝导员等“四员”纳入服务管理队伍,依托“平安漳州e家”开发“林水路安全风险”模块,规范山林火灾、河道堵塞、道路塌方等隐患治理,形成受理、派单、督办的管理闭环,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前遇上道路塌方,得层层上报,等好几天才有人来处理。现在不一样了!”护林员指着手机屏幕说,“刚传完塌方照片,还没走到下片林子,平台就显示‘已受理,正在处置’,老百姓出行更安心了!”
“四员”定期巡查涉“林、水、路”安全风险隐患
目前,服务管理队伍成员全县已有500余名。他们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涉“林、水、路”安全风险隐患后及时通过“平安漳州e家”手机平台采集上报安全隐患事件,实现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从“职能融合”破壁垒,到“资源融通”聚合力,再到“数据融智”筑屏障,华安县综治中心以“三融三实”为抓手,深化“一站解纷”模式,用高效暖心的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平安之花绽放在华安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