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损失数同比下降25.5%、挽损数同比上升1500%……近日,宜昌市公安局公布2024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情况,通过数据对比,直观地展示工作成效。
据了解,宜昌市公安机关将追赃挽损作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关键环节,通过高效协同联动,强化智慧赋能,推动案件深挖串并,对涉诈资金快拦截、快追赃、快挽损,最大限度挽回受骗群众经济损失。
协同联动凝聚合力快拦截
“你们来的太及时了,要不然我的钱就被骗走了!”3月16日,家住秭归县的徐先生(化名)对民警竖起大拇指。
当日,徐先生受诈骗分子引诱,计划通过网约车向诈骗分子运送现金2万余元。银行大额取现线索、网约车公司相关信息迅速引起了宜昌市公安局侦查中心的注意。
在侦查中心的指令下,秭归县公安局茅坪派出所民警杨浩雄迅速上门劝阻,赶在网约车抵达前,揭露了一起“邮寄现金”的骗局。
“这起案件中,犯罪分子以非接触的方式实施诈骗,想方设法逃避侦查,如果没有各方信息汇集、多方力量联动,想要拦截止损是很困难的。”秭归县公安局茅坪派出所所长陈新勇说。
2024年,宜昌市公安局抢抓改革契机,组建市县两级侦查中心,牵引全市商业银行、快递物流、网约车公司等力量汇聚,打造“市县一体、行业协同”的涉诈资金快速拦截体系,共建快速核查、快速控制、快速反应等机制,助推涉诈预警拦截跑出“加速度”。
智慧赋能创新战法快追赃
2月25日,点军区公安分局接到报警,辖区向女士遭遇网络诈骗,分两次向两个涉诈账户转账14.2万元,警情被流转到侦查中心。
侦查中心立即开展合成研判,办案民警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实战优势,快速筛查有效信息,追查资金流向,最终赶在犯罪分子转移赃款前查扣涉案资金,为向女士挽回全部损失。
“追回涉诈损失,就如同和犯罪分子赛跑,要以快制快,才能赢得主动权。”市公安局侦查中心副主任韩玉龙介绍。
一起诈骗案件通常涉及多个涉诈银行账户,一旦被骗资金被逐级分流,核查工作将费时费力。
为破解这一难题,宜昌公安坚持向科技要警力,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搭建智慧分析研判系统,推动涉案网络信息快速排查、智能分析,同时结合人工补查,第一时间锁定侦查方向,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深挖串并专业打击快挽损
通过一起诈骗案件,研判并捣毁5个电诈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追回涉诈资金30余万元。
2024年9月,夷陵区公安分局接到这起报案,面对数十个涉诈账户、海量的网络数据,宜昌市、夷陵区两级公安机关侦查中心迅速组成攻坚专班,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很快锁定犯罪团伙,完成“全链条”打击。
为了让数据高效赋能实战,宜昌公安推动侦查中心数字化建设,搭建“数据模型”,实现数据入库建档,通过数据找案、找人、找链、找团伙,最大限度推动大要案件关联串并,快速打击大型诈骗团伙。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宜昌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9%,全市公安机关共举办退赃大会、返还仪式14场次,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1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