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下,湖北省石首市绣林大道上的环卫工老王攥着大塑料瓶走进笔架山路的绣林派出所,接满清凉的饮用水后,在备勤室的椅子上安心打了个盹。“自从2017年派出所搬到这儿,我们这些环卫工就天天来这儿歇脚喝水。所里24小时不关门,早成了我们的'休息驿站'!”老王的话语里满是感激。更让人动容的是,八年来绣林派出所换了三任所长,可这份把环卫工当亲人的贴心,从未改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石首市公安局始终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以“人民至上”的理念,将每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当作守护万家安宁的“大事”来办,用一件件暖心事,书写着为民服务的温情答卷。
户籍窗口间的为民初心
户籍窗口是警民连心的桥梁,更是公安机关的“脸面”,服务质量直接关乎群众对公安队伍的印象。如今户籍业务愈发便民,线上办、跨省通办、延时办等举措不断升级,对户政人员而言,按流程办好业务已是尽职。但调关派出所户籍员郑丹偏要给自己“加码”,总结出三个“必须”:政策解读必须讲透、业务办理必须周全、群众合理诉求必须全力争取。
凭着这份较真,她帮湘鄂两省分离五十年的亲人重聚,耐心帮群众对接重庆人社部门咨询政策,再逐字逐句对求助人解释清楚。她的事迹半年内两次登上《人民公安报》,这在全国公安系统都属罕见。
石首市高陵派出所的户籍员徐丹服务群众同样不分分内分外。一位老人因留守孙子偷用手机打赏主播,把她仅有的两千元花光,急得找到户政窗口。这事本与户籍无关,可看着窗外烈日和老人期盼的眼神,徐丹实在不忍心让她再跑一趟派出所值班室。忙完手头工作后,她接过手机查看记录,一步步操作向平台申请退款程序,第二天老人就收到了退款。"孩子爸妈不在身边,这钱要是追不回,我真不知道咋办!"老人专程来道谢,朴实的话语里全是感激。
绣林派出所郑明柳、黄杏,笔架山派出所赵娟、李欣,东升派出所曾爱蓉,大垸派出所苏丽平……这些户政窗口的工作人员,把群众冷暖揣在心头,让方寸窗口始终涌动着温情。
社区警务室的“贴心守护”
有这样一群人,专管群众的急事、难事、琐事,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是社区民警,是派出所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用脚步丈量辖区,用真心温暖民心。
三年前,吴淑兰从交警秩序中队调到笔架山派出所当社区民警,有人劝她:“社区工作太杂,不如交警单纯,你家里事又多,走走过场就行了。”她却笑着说:“要干就干好!”她逐门逐户走访,群众反映的事件件有回音,渐渐成了居民的“自家人”。从“重点人员多、吸毒人员多”的北门口社区,到商贸繁华、纠纷频发的建北社区,她探索出“刚柔并济”的工作法,推动“民警+辅警+义警”联防模式,让社区实现平安无案,居民安居乐业。
年过五旬的刘诗军从局机关纪委调到绣林派出所太平坊社区后,信奉“管得宽才是真负责”。社区治安复杂,他就沉到群众中,把工作重心放在“预防”上,主动加入业主群,帮着调和物业与居民的矛盾;组建“太平坊义警”团队,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他救过迷路的孩子,在护学岗救助过中暑的家长,阻止过电信诈骗,调解过菜地边界纠纷,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管得宽的太平洋警察”。
社区民警既要有踏遍辖区的“铁脚板”,也要有调解纠纷的“公平心”,更得有识破骗局的“火眼金睛”。官田湖社区民警葛阳文既能化解业主与开发商的小区“大矛盾”,也能劝和楼上楼下邻居因水管堵塞引发的赔偿等“小摩擦”;车落岗社区民警李军华仅凭拆迁房晒出的衣服,就顺藤摸瓜打掉一个"跑分团伙"。横沟市派出所副所长李朗坚守在百花台社区警务室八年,已近不惑之年的他已由当初群众口里的“小李”成了“老李”。他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他充分发挥多年来基层基础工作扎实、群众基础深厚优势,总能调解“疑难杂症”纠纷,所以社区群众习惯称“有困难,找老李!”正是这些设身处地的付出,让石首市公安局社区民警成了群众身边的“马天民”,也让公安形象深植人心。
关注“小警务”里的大民生
派出所每天接到的警情和求助,90%以上是小事、小案、小纠纷。可这些"小"事若不用心办,伤的是群众的心,损的是公安的形象。石首市公安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派出所“主防”职责,以破小案、办小事、帮小忙、解小忧、惠小利的“五小警务”为载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民张女士在绣林派出所急得直跺脚:"手机里有贵重资料,丢了之后被关机了!"民辅警通过传统摸排+轨迹分析的方式最终帮张女士找回了手机。“就一个求助,你们这么不嫌麻烦,真把我的事当自己事办!”张女士的感激溢于言表。
7月8日,一条“寻人启事”牵动了湘鄂两地人心,笔架山街道一位年近九旬老人走失,家人急得团团转。笔架山派出所、高基庙派出所与湖南警方立刻联动,一场跨越省界的“爱心接力搜寻”迅速展开。最终,在群众协助下,被雨淋日晒的老人在湖南华容县被找到。家属送锦旗时,那句“太感谢了”,道尽了心中的滚烫谢意。
看似琐碎的片段,都是石首公安用真心换民心的缩影。正是这一件件“小事”的积累,让警民同心的暖流,在这座城市久久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