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主动服务社会发展大局,让我感受到司法效率和法院护航发展的初心。”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何中林对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自觉接受监督、主动上门“寻方问诊”的做法点赞。
从“面对面”到“心连心”,这是黄石法院做深做实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湖北省黄石两级法院持续加强与代表委员沟通联络,创新构建“一对一”分级联络、“日常联络+专题活动”工作机制,探索将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监督评议、协同共建融入法院重点亮点工作,打造“一院一特色”,实现联络工作与专项工作从“物理相加”向“化学相融”转变,不断增强联络实效,助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黄石法院累计联络四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00余人次,邀请代表委员参与专题座谈会、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案件听证等共计60余场270余人次。
为家事审判出“良策实招”
前不久,在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内,代表委员们见证了一场特殊的“庭审活动”——龚家巷小学的学生们化身“小法官”“小律师”,围绕一起校园伤害纠纷案中的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从举证质证时的据理力争到法庭辩论时的针锋相对,学生们全情投入,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司法审判现场。”现场一名人大代表说。
此次模拟庭审活动,是西塞山法院以代表委员监督之力助推家事审判工作的缩影。该院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
代表委员一直高度关心关注家事审判工作。在今年年初西塞山法院召开的征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就普法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考虑到家事纠纷的特殊性和敏感性,西塞山法院借助代表委员来源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专项视察、现场调解、案件评议等,让代表委员“零距离”了解工作、“面对面”建言献策,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家事审判工作的“良策实招”。
今年以来,西塞山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9件、涉未成年人婚姻家庭类民事案件82件,家事纠纷调解率31.7%。
“沉浸式”体验解纷全链条
“法院建立了‘一站式’解纷平台,如何有效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方式化解矛盾?”
“对家事纠纷、邻里纠纷、小额经济纠纷等,调解的优势会更明显,法院在高效、低成本、实质化解此类纠纷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
6月13日,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法院迎来省、市、区三级代表委员实地观摩。在诉讼服务中心,代表委员们驻足导诉台前,就该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驻院调解组织实质运转情况等与在场调解员展开深入交流。
代表委员不仅是观察员,更是积极参与者和献策者。
港区法院充分依托“法院开放日”、庭审观摩活动,积极邀请代表委员“沉浸式”体验解纷全链条,听他们谈感受、提建议,探索将代表委员实地观摩活动打造成为深化多元解纷工作的重要引擎和智慧源泉。
在多元解纷机制助力下,“法院+N”联动效能充分释放,劳动争议、保险、婚姻家庭、商事仲裁等领域12支调解队伍入驻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常驻区综治中心开展调解工作。
今年以来,港区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与驻综治中心窗口累计化解各类纠纷2300余件,其中195件在审前获得司法确认,13件先行调解成功并出具调解书。
“外部监督”滋养法庭建设
“浮屠街法庭将科技与司法深度融合,构建在线诉讼服务新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就把纠纷解决了。”
“此次视察活动中,我参观了法庭文化设施建设,看到了法庭嵌入乡村治理的实践成果,感受到法院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的信心与决心。”
……
前不久,省、市两级代表委员一行7人受邀走进黄石市阳新县人民法院浮屠街人民法庭,实地感受“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成效。视察结束后,代表委员们在座谈会上纷纷点赞。
阳新法院紧扣法庭建设的痛点难点和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深化代表委员联络机制,变“外部监督”为“共建合力”,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与专项视察,采取“实地看+现场听+当面谈+亲身体验”模式,让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源头活水”持续滋养人民法庭建设,有效推动法庭面貌焕新、解纷关口前移。
阳新法院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为抓手,通过“诉前疏导+庭中调和+督促履行+判后回访”促进案结事了人和,2025年以来先行调解成功案件370件,其中浮屠街人民法庭调撤率达71.81%,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7.56%。
“人民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代表委员的关注、支持与监督。我们将一如既往做深做实做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积极搭建多元化沟通渠道,以监督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黄石中院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