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张旧身份证揭开身世之谜 热心民警助漂泊23年男子回家
时间:2025-10-14 08:33来源:湖北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10月9日,秋日的阳光洒在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分局永丰街派出所的院落里。李平(化名)的兄姐紧紧握住民警曾程的双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感谢民警!23年了,要不是你们,就没有今天我们一家人的团圆。”这一刻,跨越二十三载的思念与等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句“记不清了”

牵出23年的离散悲欢

时间回到8月15日,一名身材瘦弱、衣着略显陈旧的男子,脚步匆匆地走进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分局永丰街派出所,走向户籍办理窗口。他告诉窗口民警,自己名叫“伍时”,想要办理身份证。

民警刘诚立即上前接待。经过耐心询问得知,“伍时”长期在武汉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因为没有身份证,始终找不到稳定工作。然而,当刘诚在公安系统中查询“伍时”的信息时,却发现查无此人。更令人困惑的是,当被问及家乡籍贯、家人姓名等基本信息时,“伍时”眼神迷茫,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嘴里反复念叨:“我记不清了,真的记不清了……”

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正在值班的副所长曾程的注意。他轻声地将“伍时”请到派出所休息区,端来温水和面包,用平和的语言与他交谈。在曾程循循善诱的开导下,这个沉默寡言的男子逐渐打开了心扉,他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近十年的经历:一直跟随一名外地老板从事管道安装工作,2020年老板回老家后,他就失去了固定工作,只能靠打零工度日。由于收入不稳定,积蓄逐渐耗尽,今年8月初,因无力支付房租,他不得不从汉阳区磨山虾吧咀附近的租住地搬离,开始了在街头的流浪生活。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对于十年前的事情,包括自己的身世、家庭情况等,“伍时”表示毫无印象,记忆仿佛从某个时间点被生生切断。

天色渐晚,曾程注意到“伍时”当天的衣服还有些潮湿,显然是淋过雨。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曾程立即从值班室取出干净的被褥,在派出所角落为他临时搭建了一个休息的地方,轻声安慰道:“先在这里住下,别出去淋雨了,事情总会解决的。”他还自掏腰包,拿出一些现金交给“伍时”,帮助他解决近期的吃饭问题。

一张旧身份证

解开身世之谜

为了帮助“伍时”解开身份谜团,曾程立即组织民警展开工作。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积极联系永丰街道和汉阳区民政部门,为“伍时”申请临时救助和安置,确保他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另一路则前往“伍时”曾经居住过的“虾吧咀”区域,开展走访排查工作,希望能找到有关他身份的有效线索。

然而,几天过去了,排查工作收效甚微,大家都有些焦急。就在调查陷入困境时,一位房东的回忆带来了转机。这位房东清楚地记得:“他之前租房的时候出示过身份证,我记得他好像姓黄,不是叫‘伍时’。”

这个信息让曾程眼前一亮。他立即带领民警赶到“伍时”曾经租住的房屋,经过仔细搜寻,最终在一床废弃的旧被子里,找到了一张已经泛黄的一代身份证。身份证上的信息显示,“伍时”的真实姓名是李平,住址为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某村。

获得这一关键线索后,曾程立即通过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开展大数据筛查比对。结果显示,李平的哥哥曾于2012年在大冶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寻找失踪的弟弟。9月9日上午,通过当年报案时留下的联系方式,曾程成功联系上了李平的二哥李军(化名)。

当天下午,李平的两位哥哥和两位姐姐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匆匆从大冶赶到武汉。当在派出所见到站在曾程身边的李平时,二哥李军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眼眶瞬间红了。他快步上前紧紧拉住弟弟的手,声音哽咽:“弟弟呀,23年了,我们可算找到你了!”

李平望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亲人,愣了几秒钟,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这一刻,血浓于水的亲情冲破了时间的阻隔,一家人紧紧相拥在一起,姐姐和哥哥不停地诉说着这些年来对弟弟的牵挂与思念。

在认亲现场,民警按照规定程序启动了DNA采样工作。随后,李平一家向帮助他们的民警们一一表达感谢,踏上了回家的路途。“曾警官,今年我在大哥家过中秋节,祝您节日快乐!”回到家后,李平和家人不断给曾程发来信息表达感激之情。这场跨越23年的寻亲之旅,终于抵达了幸福的终点站。

从流浪者到归家人

团圆之后感恩情深

2025年10月9日,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平在姐姐和哥哥的陪伴下,再次来到永丰派出所。这一次,他们特意带来两面锦旗,向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曾程和派出所民警表达深深的谢意。

“派出所的民警帮了我们全家很大的忙。”二哥李军激动地说,“特别是曾警官,工作特别负责任,对待我们非常热情。在找到我弟弟后,还特别耐心地跟他沟通、谈心,从各个方面给他关怀,包括吃、住都安排得很好。”

在接受采访时,李军向记者讲述了更多背景。李平是兄妹5人中年纪最小的,在读高一时,母亲突患重病不幸离世。为给母亲治病,家里几乎掏空了积蓄。原本成绩不错的李平,不得不选择辍学,来到武汉打工谋生。最初的几年间,他一直在武汉的餐馆里打零工,每年春节都会回家过年。

然而,2002年大年初八,李平像往年一样离家前往武汉后,就再也没有回乡,与家人彻底失去了联系。“最初的几年,我们都以为他在外面没赚到钱,不好意思回来。”李军说,他们曾多次来武汉寻找,但都因信息有限无功而返。渐渐地,家人们几乎对找回李平失去了希望。“2006年父亲去世前一周,每天手里都紧紧握着弟弟的照片,口里不停地念着‘想他,想他’……”

为了弥补老人的遗憾,在接李平回家的第二天,全家人一起来到父母坟前,将这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告知二老,告慰他们在天之灵。

李平时隔23年重返家乡的消息,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民们纷纷拿着水果、鲜肉上门祝贺,家里连续一周都热闹非凡,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由于家中老房子年久失修已无法居住,目前李平暂时跟随二哥李军一起生活。李军表示,等弟弟办好新的身份证后,再慢慢规划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唯一令家人感到困惑的是,李平的记忆仍然停留在最近十年,对于早年的生活经历和亲人印象,他始终无法回忆起来。家人带他到医院进行了脑部CT和全身检查,均未发现外伤痕迹。“医生推测,他的失忆可能是早年独自在外打工时,因生病发烧留下的后遗症。”李军说,他们希望通过让弟弟回归曾经熟悉的环境,慢慢唤醒他尘封的记忆。

令曾程感到欣慰的是,时隔一个月再次见到李平时,原本满脸消沉、沉默寡言的他,变得开朗了许多,甚至会主动讲述回到老家后的生活见闻。“曾所长,真的像做梦一样,没想到我还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万分感谢您和各位民警的辛苦付出。”

李平还特意给曾程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我是‘伍时’,那个曾经连自己名字都说不清的流浪人。因为有你们,我重新有了名字,有了身份,有了家。”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