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推动湖北省政法队伍突出问题集中教育整治走深走实,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荆楚政法铁军,湖北省委政法委联合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主办“忠诚力量身边榜样——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典型集中宣传活动”。
人物名片
刘亮,女,汉族,198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2007年7月参加检察工作,现任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优秀公诉人、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
从公诉席上的“铿锵玫瑰”到法治建设的“追光者”,从检18年来,刘亮始终怀揣“法治信仰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的初心,在办案中坚守底线,在护民生里践行使命,用步履不停的奋斗,让法治微光汇聚成照亮检察事业的璀璨火炬。
办铁案
在“硬骨头”里啃出正义精度
“办案子要实,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含糊。”这是刘亮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办理全国有影响力的足球领域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中,她作为主办检察官,带领专案组一头扎进办案基地,历时半年。
堆积如山的案卷、紧张的办案节奏,没有让她有丝毫退缩——她牵头“挂图作战”,将证据梳理、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环节拆解细化,带领团队逐页审核、逐笔核对,最终形成80万字的审查报告,字里行间都是对正义的较真。
出庭支持公诉
庭审准备阶段,为了让证据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她和团队把110本案卷分门别类,精心制作出1500页的多媒体示证PPT,从精简版到详细版,每一页都反复打磨。
庭审当天,凭借扎实的证据和清晰的逻辑,被告人不仅对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全部认罪认罚,还当庭两次感谢刘亮的感化教育。这场庭审,已成为检察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生动范本。
“办一案,就要成一案、铁一案。”刘亮用行动证明,检察人的担当,藏在每一份严谨的案卷里,显在每一次公正的判决中。
她始终以“求极致”的态度对待每一起案件,从事实认定到法律适用,从证据审查到庭审应对,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用过硬的办案质效守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护成长
以“家力量”照亮迷途归航路
“大部分的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监护缺失有关。修复家庭功能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长远之计。”刘亮始终秉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司法实践中,用“爱”引领孩子回归正途。
开展检察听证
在她的推动下,黄石市检察院制定的《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指引(试行)》持续优化。该指引构建了全流程家庭教育指导机制,联合妇联、教育、心理等多领域专业力量组建跨部门指导团队,针对涉案家庭的具体问题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并通过定期回访和效果追踪,形成闭环管理。
目前,这一体系已成功覆盖80余个涉罪未成年人家庭,“以父母转变推动孩子改变”的理念落地生根。
“语言暴力对孩子心理带来的创伤,像一把无形的手,将孩子推出家门,这需要每个家庭引以为戒。”针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反映出的家庭问题,刘亮参与策划了微电影《回家的路》,该片自今年6月份上线以来,一周内全网播放量达10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引发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广泛关注。
作为分管全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院领导,她指导大冶市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试点工作,按照“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的标准,匹配相应的干预措施,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治理。试点以来,辖区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同比2024年大幅下降。
刘亮积极协同各方共促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开展“护蕾”专项行动和未成年人涉网络犯罪专项治理行动,为凝聚合力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民忧
用“巧办法”织密治理之网
“要守护公平正义,案件质量是第一道防线。”为从源头筑牢这道防线,黄石市检察院党组决定开展逐案评查工作。
刘亮牵头组建了一支28人的“专业评查队”,成员既有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退休检察官,也有高校法学教授和人民监督员,多方视角碰撞,只为评查更精准。
调研走访专门学校
这支队伍对阳新县检察院一季度办结的438件案件展开“显微镜式”扫描,每一份文书、每一个程序都不放过,逐案评定质量等级,逐条梳理问题症结。不久后,第二轮评查又紧锣密鼓启动,黄石市西塞山区检察院、黄石市铁山区检察院上半年的500余件案件,再经一次“过筛式”体检,真正实现案件质量“零死角”。
评查不是终点,“以查促改”才是关键。
刘亮组织专班,系统梳理出检察官办案常见问题“错题集”、优质案件“例题集”,为该市检察官提供实时更新的办案指南,形成“正反对照”的规范体系。
不止于此,她还推动建立了“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制度清单”三位一体的评查模式:先找准问题,再明确整改措施,最后固化为长效制度,彻底让案件评查从“只找问题”转向“全面提升”。
在刘亮心中,法律监督的价值远不止于“办好一案”,更在于“治理一片”。她总能从案件评查的细节里,敏锐捕捉到行业治理的漏洞。
针对评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她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分析,然后靶向发力,向运管、教育、卫生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制发了12件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其中1件获评全省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从逐案评查的“显微镜”到三位一体的“新机制”,从靶向发力的“检察建议”到治理一片的“实际成效”,刘亮的每一步探索,都紧扣“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也紧贴“民生所需”的靶心。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对案件质量的极致追求、对法律监督的创新思考,把“办好每一案”的责任,延伸成“守护一方民”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