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守护“夕阳红”,让老年人医疗优待政策从“纸面”落到“实处”
时间:2025-10-31 08:57来源:湖北长安网责任编辑: 安羽

“你们的检察建议越来越务实了!这个案子单看个人挂号费不多,可往大了说,关系到全县70岁以上老人的就医优待,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大事!”近日,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检察院对一起老年人医疗优待政策落实案件开展“回头看”时,参与监督的人民监督员忍不住为这样的司法守护点赞。

重阳话敬老:一份检察建议,温暖万千“夕阳红”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当敬老的祝福传遍街巷时,崇阳县检察院正用一场特殊的“行动”诠释敬老内涵——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把原本停留在“纸面”的老年人医疗优待政策,变成了老人们能切身感受到的便利与实惠,为老年群体的健康生活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律防线。

线索浮出:老人就医的“小委屈”,是公益守护的“大方向”

2025年8月下旬,崇阳县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传来的一条线索:辖区内某医院在落实老年人医疗优待政策时“打了折扣”。

本应免费的70周岁以上老人普通门诊挂号费,被违规收取;

住院楼医保服务、药房取药等关键窗口,没贴“老年人优先”标识,老人排队时只能“跟年轻人一样等”。

这些看似细碎的“小问题”,实则让老年群体的法定优待权益落了空。检察院当即行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天就对主管部门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

联合取证:老年志愿者上阵,让调查更“懂老人心”

为了让调查更精准、更贴合老人需求,崇阳县检察院特意邀请“益心为公”平台的老年志愿者参与办案。

志愿者们以“普通老人”的身份亲身体验:线上挂号时留意费用明细,到医院窗口时观察标识设置,再和检察官一起梳理问题——不仅再次确认了违规收费、无优先标识的情况,还结合自身就医经历,提出了“标识要醒目”“减免流程别复杂”等接地气的建议,让后续整改更有针对性。

靶向发力:一份检察建议,推动全域整改

8月底,崇阳县检察院向负责监管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直指问题核心并提出明确要求:

第一时间督促涉事医院纠正违规行为,把该免的费用退回去、该贴的标识补起来;

在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检查,避免“一家有问题,别家也漏项”;

畅通投诉渠道、加强政策培训,让医院工作人员懂政策、老人能知晓,不再让优待“藏在文件里”。

主管部门接到建议后迅速响应:立即召开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议,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8月底到9月上旬,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县直医院开展“拉网式”检查,确保整改不留死角。

整改见效:老人们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整改的效果,很快体现在老人们的就医体验里。

涉事医院率先升级了信息系统,现在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挂号,普通门诊费用直接减免,不用再“先交后退”。仅一个月,就有上千人次老人享受到这项便利,减免的费用累计超万元;照这个趋势,每年能惠及上万人次老人,涉及金额达数万元。

与此同时,全县所有医疗机构都行动起来:门诊挂号、缴费、取药、检验等窗口,纷纷贴上了醒目的“老年人优先”标识,曾经的“口头提醒”,变成了现在的“视觉保障”,老人就医时不用再“不好意思开口”,优先权益一目了然。

长效守护:“回头看”+制度保障,让优待不“反弹”

为了防止问题“一阵风”整改,10月中旬,崇阳县检察院再次邀请老年志愿者、人民监督员一起开展“回头看”。

检察官现场让医院工作人员操作老人挂号流程,逐笔核查收费明细,确认所有医疗机构都按要求落实了政策。不仅如此,主管部门还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老年人就医优待的通知》,给全县医院划定了统一的执行标准,从制度上堵住漏洞,让老年人的就医优待能长期、稳定地落实下去。

司法温度:守护“夕阳红”,不止在重阳

重阳敬老,从来不是节日里的“一时热闹”,而是日复一日的权益守护。这次案件中,崇阳县检察院既用法律监督的“刚性”推动问题解决,又借“益心为公”志愿者的力量贴近群众需求,打通了服务老人的“最后一公里”,让老人们就医时少跑一趟路、少花一笔钱、多一份安心。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