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三化”为抓手推动心理矫治工作提质增效
时间:2025-02-08 18:21来源:平安广西网责任编辑: 安羽
戒毒从“心”开始 重塑美好人生
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三化”为抓手推动心理矫治工作提质增效

“感谢警官为我做的一切!”日前,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一所)一大队戒毒人员王某看着视频中久违的妻儿,听着妻子的细语叮咛,禁不住泪流满面。

王某的妻子患有脑梗,女儿叛逆不服管教,儿子刚满3岁,一系列的家庭问题一直以来是他的心病,以至于他初入所时思想负担极重,多次有自杀倾向。得知王某情况后,一所心理矫治中心和一大队派出回访小组到他家回访,和他的家人促膝长谈,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为他的女儿进行心理疏导。

“我在所里可以安心了!”得知警官为他及家人做的一切后,王某由衷感谢道。

王某的故事是一所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4年,一所立足职能定位,围绕教育矫治中心任务,以“三化”为抓手,创新教育方式,落细管理措施,加强合作共建,推动心理矫治工作提质增效。

个性化辅导,激发戒治动力。一所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按照戒毒人员年龄、性格、吸食毒品类型等要素进行分类。针对部分家庭出现变故、思想负担重、情绪波动大的戒毒人员,由心理咨询师、大队领导、专管警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一对多”谈心谈话,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缓解负面情绪,激发戒治动力;对未成年戒毒人员坚持关怀式教育,帮助他们重建认知体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即将解戒的戒毒人员,综合运用认知日记、九宫格绘画、“爱的五种语言”等方法,结合表达性心理治疗法,借助图卡、绘画、戏剧等形式,引导他们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坚定戒治信心。


未成年戒毒人员韦某因不适应戒治生活而意志消沉、悲观消极。心理咨询师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耐心倾听他的心声,肯定他的优点,指出他的不良行为,给予正确引导,鼓励他积极戒治,早日回归社会,享受美好的青春时光。目前,韦某心理状况良好,他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朝着目标努力。

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质效。坚持戒毒从“心”开始工作思路,探索“我的人生我做主”的人文戒毒新机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激发戒毒人员的忏悔之意、新生之情、守法之志。建立心理矫治档案,完善心理健康动态测评机制,及时反馈测评结果,定期分析、准确掌握戒毒人员心理状况,提供个性化心理与行为干预。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健康论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确保心理健康知识全覆盖。

2024年中秋节、国庆节前夕,为缓解戒毒人员思家思亲情绪,一所各大队组织戒毒人员开展“我的戒毒长征路”“我爱我的家”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戒治氛围,让戒毒人员充分感受“大家庭”的温暖。2024年,共开展戒毒人员心理测评1295人次,团体心理辅导38次,心理危机干预1人。

专业化建设,融入社会治理。一所积极参加南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咨询技巧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场所心理咨询师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和驻地司法局、社区、学校开展共建活动,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新入警人员、大学新生授课,讲解咨询接待、心理测试、心理疏导、个别治疗、团体辅导、沙盘疗法、“一对一”处方式疗程式心理治疗法等知识。参加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崇左片区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戒毒人才、资源、专业优势,推动戒毒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并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可复制推广的论文案例,打造特色教育矫治品牌。


2024年,一所心理咨询师获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省际警务交流协作(一组)课堂化教学比武竞赛三等奖和优秀教学设计奖;获自治区戒毒管理局课堂化教学竞赛团体二等奖。8篇案例入选“12348”中国法网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广西法治日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