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梧州市长洲区创新推进平安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时间:2025-09-11 11:24来源:平安广西网责任编辑: 李鸽
一岗一哨守平安 千家万户共和谐
梧州市长洲区创新推进平安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口袋公园”法治广场上,居民在运动中学习法律知识;交通路口,车辆礼让行人,秩序井然;村庄社区里,网格员穿梭入户,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初秋时节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处处彰显着祥和安宁的生活气息。

近年来,长洲区政法机关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平安瞭望员”守护烟火气

“大塘街道第三网格巡控警力请注意,辖区一大排档发生打架警情,请立即赶赴现场处置。”梧州市公安局长洲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发出指令后,正在开展街面巡逻的大塘派出所、综合警务大队民警,连同平安义工、网格员等社会治安联防力量,在2分钟内赶到现场,迅速控制涉事人员。

经了解,双方当事人酒后发生口角,幸好民警及时赶到制止,遏制了矛盾恶化。

长洲公安分局聚焦“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推行“全时空闭环”警务模式,通过“社区民警辅警+巡防民警辅警+社区(村)干部”联动,深入社区、小区和企业单位,发动网格员、义工、楼栋长、保安员、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红袖标义警队伍,由派出所统一指挥调度,开展联防巡防工作。分局还在大型企业设立“驻企警务站”,在校园建立“护学岗”,变被动接警为主动服务,把安全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角落。

“下夜班回家,看到民辅警巡逻,心里特别踏实!”在医院工作的唐女士感叹道。

目前,长洲区已创新设置50多个“平安瞭望哨”,1200余名“平安瞭望员”上岗值守,日夜守护着辖区的烟火气,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现在村里没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村民素质大大提高,以前的不文明行为都不见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泗洲村党总支书记覃建良满是欣慰。

泗洲村的和谐美丽,是长洲区深化“六无”(无黑恶势力、无毒害、无邪教、无刑事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失信被执行人)村屯平安创建的缩影。近年来,长洲区以平安示范区、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网络、平安家庭创建为载体,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增多。长洲区持续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法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资源,建立“统一受理、分类流转、联动处置”闭环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京梧社区居民老张真切感受到了这份便捷。此前,楼上邻居家水管漏水导致他家装修受损,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各执一词,矛盾不断激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老张走进大塘街道综治中心寻求帮助。经验丰富的民警及时介入,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疏导情绪,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没想到半天就解决了拖了好久的烦心事,还没伤邻里和气,太感谢了!”老张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对综治中心工作的认可。

今年以来,长洲区各级综治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379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93件,成功调处158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邻里守望”织密平安网

“平安建设不是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全民共建共享的‘大会战’。”长洲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蓝侠说道。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长洲区推动“红色网格”与“蓝色警格”深度融合,构建“网格联动、多元共治”新格局。

今年3月初,居民李女士匆匆赶到社区综治中心求助:她接到“电商客服”电话,对方准确报出她的购物信息,称因操作失误将她列为“代理商”,如不配合取消就每月扣费。民警一眼识破这是“取消会员”类诈骗,当场揭穿骗局,帮助李女士避免了损失。

如今,活跃在街头巷尾的民警、网格员,早已成为行走的反诈宣传员和“预警雷达”,把安全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

为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元”,长洲区还探索“政府补助、村委会动员、群众自愿”的家庭小探头安装模式,将技防手段与十户联防、邻里守望等传统综治模式相结合,实现“全民皆警”;在梧州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管委会设立政法系统“护航工程”服务站,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助企行稳致远。

(广西法治日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