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西阳朔县公安局践行旅游警务服务中外游客
时间:2025-09-30 11:14来源:平安广西网责任编辑: 李鸽
景中有警”,擦亮平安底色
阳朔县公安局践行旅游警务服务中外游客

民警在遇龙河畔巡逻。

入夏以来,桂林市阳朔县旅游市场持续火爆,面对旅游高峰带来的安保与交通疏导双重压力,阳朔县公安局创新警务理念,深化“1+3+N”(“1”即一体化合成作战机制;“3”即侦查侦控中心、巡逻侦控中心、基础管控中心;“N”即多警种支撑)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警动员聚焦治安管控、道路交通、旅游秩序三大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山水安畅”专项行动,以高标准警务服务为中外游客筑牢安全屏障,让阳朔山水间的“平安底色”愈发鲜明。截至9月20日,阳朔累计接待游客523万人次,较去年增加近60万人次,车流量371万辆次,高峰期单日车流量超9万辆次。

醉美风光在阳朔,漓江碧波映青山,遇龙河畔竹筏穿梭,西街夜市人声鼎沸。作为游客集散的核心区域,这些地点的安全防控任务尤为艰巨。阳朔县公安局以巡逻防控中心为牵引,整合应急处突、交管、派出所及局机关警力,构建“叠加式”“全时空”“立体化”动态巡防体系,同时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速达小队,实现警力动中备勤、快速响应,确保游客求助、突发警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8月17日上午,湖南籍游客曾女士将装有价值近30万元黄金首饰的背包遗落在阳朔一饭店内,直到当晚在贵州就餐时,才发现背包丢失。

接到报警后,速达小队民警覃剑华迅速行动,通过各种信息研判背包下落,仅用一小时便找回曾女士全部遗失财物。

民警们坚守岗位、热情服务的身影,成为阳朔山水间一道动人的“平安风景线”。7月至9月,阳朔县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0%,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1.4%,实现重大案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等“六个零发生”。

阳朔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山水甲天下”的绝美风光,却也制约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拓展。入夏之后,县城人流车流激增,让本就紧张的交通状况面临更大压力。此外,遇龙河景区是阳朔旅游的“黄金名片”,全长43.5公里,流经5个乡镇20余个村庄,13个开放码头串联起沿线的田园风光与山水美景,竹筏漂流更是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但景区周边多为乡村道路,旅游旺季易出现交通拥堵,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与景区运营。

阳朔县公安局针对核心景区、商圈周边等交通堵点难点,制定“大、小、微循环”精细化交通组织方案,依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全县道路通行状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时长,使用无人机快速处置交通事故,对拥堵路段进行“点对点”精准疏导,避免交通“肠梗阻”。同时,县域新增4000余个电动自行车停放点,既方便游客短途出行,又有效降低路面汽车占有率,提升整体通行效率。暑期阳朔道路拥堵投诉率同比下降45%,游客出行体验大幅改善。

阳朔县公安局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乘AI之风构建智慧公安指挥系统,整合基础数据、交通数据、警情数据及警员位置信息,实现对全县旅游景区、主要道路等重点区域的警力“统一指挥、精准调度”。

8月26日17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在阳朔上演。福利镇卫生院急需将一名病危患者转往阳朔县人民医院救治,当时正值交通高峰时段,若不及时疏导交通,极有可能延误最佳救治时间。卫生院工作人员紧急向阳朔警方求助,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通过本地部署的AI算法,在短时间内生成最佳转运路线及交通保障方案,迅速调度沿路3个派出所、铁骑及各路口执勤警力接力护航,同时远程调控沿线红绿灯配时,为转运车辆开辟“生命通道”。原本需要50分钟的路程,最终仅用17分钟便顺利抵达县人民医院。

阳朔县公安局民辅警精心守护,使阳朔旅游市场呈现了“繁荣与有序并存”的良好态势,为桂林打造最具安全感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了公安力量。

(广西法治日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