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欺凌时忍气吞声,能解决问题吗?看到暴力,该怎么做?”7月13日,在海南省琼海市温泉小学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讲热闹开场。身穿蓝马甲、手拿宣传册,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政能量”实践团的普法志愿者围绕心理健康防护、防溺水知识和校园霸凌防护等主题,认真地向学生宣传法治知识。
7月3日至7月16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0支专业化实践团队、80余名师生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社区集市、学校企业、机关单位,以调研赋能乡村发展,以服务温暖童心成长,以法治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将专业知识延伸至基层实践,覆盖海南各市县,累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10份,实现专业融通、技能融合、成果融创。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供图)
为群众送上专“暑”法治礼包
村头巷尾,普法之声阵阵;社区集市,送法身影不断;企业学校,学法氛围浓厚……在基层沃野,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大学生普法实践者的身影在各处出现。
“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隐私权吗?”“遇到陌生人搭讪,该怎么办?”在位于临高角的海南解放公园,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小青绿”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模拟校园欺凌情景,引导孩子们分辨不当行为,掌握“勇敢说不、及时求助”的自我保护技巧。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在轻松互动中收获了实用的法律知识。
针对各种常见骗局,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润乡野”先锋队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好村,开展“拒欺凌、反诈骗、讲普通话”系列宣讲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条幅、讲解典型案例,让“不偏听、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的防诈“四不”口诀逐渐深入人心,为当地村民和学生送去法治“及时雨”。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红田社区、海口市美兰区山尾村等地,“榕树下的普法课堂”“田间地头微宣讲”,一场场“法治进万家”入户普法宣传活动热闹开场,不仅让居民、村民深入了解了社区、乡村的法治治理机制,也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为构建和谐法治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惠民普法“走新”更“入心”
法律条文转化为“方言土话”、禁赌反诈宣传剧、模拟法庭、“剧本杀”实景普法教学……今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普法多了不少“新花样”。
在保亭保城镇,志愿者搭建起“移动普法驿站”,通过“双语普法”(普通话+方言)的方式,重点解读民法典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款。“这样的普法活动太实用了,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说。
在保亭中学,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热情参演,现场模拟遭遇诈骗如何机智应对,在角色扮演中身临其境筑牢了安全意识防线、掌握了实用的防诈骗技能,在趣味互动中提升法律意识。
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海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及专题座谈会,将法律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童梦守护”实践服务队前往海口市美兰区演丰地区人民革命纪念园、澄迈县塘北村的中共澄迈县委成立旧址等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重温誓词、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精神洗礼,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该学院团委负责人介绍:“我们把学院发展放在落实国家基层社会治理和法学教育的战略布局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全局中去思考。通过组织优秀师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向基层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基层社会治理法律法规、乡村振兴政策、科普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等,助力学院‘懂管理、会服务、能创业、有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成为我们推动乡村发展的一张‘金色名片’。
共话法治共建共谋发展新篇
“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建议通过考取社区工作者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模式,帮助青年学子快速适应乡村工作节奏。”7月10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开展“法治赋能基层治理”专题调研活动,校地双方围绕基层治理与成长成才展开深度对话。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的形式,青年学子与基层干部共商社区治理良策,提出“未成年人保护网格化管理”“数字法治应用”等可操作建议,并结合地方产业特点,谋划“产业+电商”“产业+旅游”等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提供青年智慧。
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海南政法职业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知行田野实践团与青锋筑梦队聚焦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调研,队员们发放调查问卷,普及与乡村治理相关的法律知识。
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海村,实践队与演海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等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围绕乡村治理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实践队成员们结合专业所学,就如何加强村级普法阵地建设、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长陈文彬介绍:“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专业教师带队,以‘把专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上’为思路,紧紧围绕‘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服务基层社会治理需求的基层法治人才培养理念,开展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探索等专题调研,将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基层调研紧密结合,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微专业’建设相融合,开发、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法律制度与合规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人民调解、数智治理课程以及地方特色课程,使‘教学研用’成果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小问题切入大课题、小痛点解决大难题、小智慧发挥大作用、小平台提供大服务,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解民生、治学问。”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让政法学子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法治在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该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法治共建,赋能地方治理,为构建法治海南贡献力量。(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