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法院一来硬的,被执行人“无力偿还”变10分钟还款
时间:2025-11-16 16:29来源:琼山区人民法院、法治时报责任编辑: 李鸽

“我现在找人把钱转给她。”10月28日22时许,海南省海口市拘留所门口,原本态度强硬拒绝还款的彭某,在办理司法拘留手续时才发现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动了真格,于是赶紧还款。申请执行人吴某也拿到了被拖欠的2.2万余元货款。

被执行人彭某的身影出现在店门口,执行法官与法警立即上前出示证件,现场将其控制。 记者连蒙 摄

农贸市场商贩被拖欠货款

吴某在海口市琼山区某农贸市场销售蔬菜水果,与该市场二楼经营茶艺馆的彭某原本是长期合作关系。

彭某的茶艺馆每日需购入蔬菜、大米、水果等货物,双方约定先送货后结算。2022年9月至11月,吴某累计送货74次,货款总额2.2万余元,每张送货单上标明货物价值300余元,都由茶艺馆工作人员签收确认。起初,吴某每次催款,彭某都以“手头紧”“尽快结清”为由推托。

然而,彭某一边哭穷,一边和丈夫另起炉灶开了一家鹅庄。在多次协商无果后,吴某向琼山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彭某须向吴某支付2.2万余元货款及相应利息,若未按期履行,将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但判决生效后,彭某不仅未履行还款义务,还采取“电话不接、信息不回”的方式逃避责任。案件最终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法官夜间控制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刻意隐瞒行踪,且经营场所变动,给执行工作带来不小挑战。”负责此案的执行法官刘婧洋介绍,吴某提供的彭某相关信息只有鹅庄的位置,彭某的具体行踪难以掌握。

为摸清实情,琼山法院执行局干警先对鹅庄经营规律进行前期摸排,发现该店极大可能为夫妻店,生意不错,老板通常在每天20时左右陪客人喝酒,之后由老板娘彭某接手店内事务。

为避免打草惊蛇,一名法官以顾客身份进入鹅庄,近距离观察店内情况。经现场了解,该店确实有彭某与其丈夫共同管理的情况,彭某具备偿还欠款的能力。其余执行干警则在鹅庄周边蹲守,等待合适的时机。然而,当天直至店铺打烊,彭某始终没有出现,首次行动未能堵住被执行人。

“虽然没抓到人,但已经核实了事实,接下来就是找准时机精准出击。”刘婧洋说。10月28日19时40分,根据可靠线索,执行干警再次前往鹅庄蹲守。10余分钟后,彭某的身影出现在店门口。执行法官与法警立即上前出示证件,现场将彭某控制。

被执行人面临拘留终还款

面对法官询问,彭某先是矢口否认有还款能力,称“茶店经营亏损,实在没钱支付欠款”,还辩称自己在鹅庄只是“打零工维持生活”。在法官拿出前期摸排的证据后,彭某又改口称已与丈夫离异,鹅庄是前夫经营的,自己只是来帮忙,试图继续逃避责任。

见彭某前言不搭后语、拒绝协商,为避免影响店铺正常经营,执行干警将彭某与吴某一同带回琼山法院执行局。

在74张送货单证据面前,彭某不得不承认欠款事实,但仍坚持“名下无财产,无力偿还”。

在彭某始终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下,执行法官依法宣读司法拘留决定,并将其带往海口市拘留所。

就在办理拘留手续时,彭某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向法官表示愿意还款,请求前夫帮忙垫付。仅10分钟,通过吴某提供的收款码,2.2万余元欠款到账,案件顺利执结。(连蒙)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