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重庆万州:“法律明白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时间:2025-10-17 11:10来源:重庆长安网责任编辑: 李鸽

时值盛夏,安溪村的“苹果梨”迎来成熟季。“乡亲们,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区别‘定金’和‘订金’。”村党支部书记陈献齐一边与村民采摘果梨,一边穿插讲解普法知识。他不仅是安溪村的带头人,还是一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在重庆万州,像陈献齐这样的“法律明白人”共有3069名。

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规划部署,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作为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推动其积极融入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法治动能。

普法一线:把法律知识带到田间地头

今年3月,钟鼓楼街道百步社区联合民政部门、司法所、专职律师和社区“法律明白人”,举办了一场以“民政救济政策解读与劳动就业权益保障”为主题的“法治院坝会”,为辖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群众条分缕析地讲解低保申请、临时救助、劳动争议解决等政策法规。“以后找工作,一定要记得签订劳动合同哦”“法律明白人”陈兴在活动结束仍不忘叮嘱大家。


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法律明白人”傅山祥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每年3月法治宣传月,万州区的“法律明白人”更加忙碌起来。保健品诈骗、投资理财骗局套路都有哪些?法律援助如何申请?土地流转合同要注意些什么?……这些都是他们行走在商户农家,田间地头宣传解答的内容,通过将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言乡语,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普法中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角色。

调解现场:让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之中

除了普法宣传,“法律明白人”凭借着熟人、熟地、熟事的优势,第一时间排查并参与调解辖区矛盾纠纷。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此前,万州区北山大道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遭到楼下商铺及部分低楼层居民反对,“法律明白人”谭佐清主动介入,通过逐户走访,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精神,历时整整7个月,最终推动电梯安装事宜落实。在石峰社区,“法律明白人”王明刚刚成功调解一起老人赡养纠纷。他说道:“处理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让双方坐下来,耐心倾听,给他们一个表达意愿的通道。”

“法律明白人”的参与,让基层矛盾调处不仅有法度的刚性,更有人情的温度。他们就像一座座连接法律与乡土的桥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和信得过的方式,把复杂的法律问题讲明白,把棘手的矛盾纠纷化解开,让法治精神在和谐的邻里关系中生根发芽。

治理实践: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

如何激发基层末梢活力,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共同奏响基层治理“协奏曲”?

在长滩镇茶坪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小平充分发挥其“法律明白人”作用,通过创新开展乡村“微治理”,搭建“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农户”三级治理平台,举办“乡村夜话”“技能讲堂”和“耕读讲堂”等活动,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实现基层高效治理。大周镇五土村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三峡移民重点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照同样是一名“法律明白人”。他带领村民聚焦旅游产业,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举办烟火晚会、音乐节,推动五土村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制定村规民约,开展“院落主题日”活动,形成“有事大家议、有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微治理新格局。


万州区长滩镇茶坪村“法律明白人”余小平向村民传达党的政策精神

从普法宣传到矛盾调解,再到乡村治理创新,这些实践是万州区“法律明白人”履职尽责的生动缩影。他们不仅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员”,更是基层治理的“助推器”,在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与支撑作用。下一步,万州区将围绕提质增效,持续深化“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进一步健全选聘、培训、使用和激励机制,推动其在政策宣讲、纠纷调解、村规民约完善等基层治理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法治动能。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