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12个前哨,12双眼睛:重庆忠县“法治探头”如何照进民生角落?
时间:2025-10-22 16:17来源:重庆长安网责任编辑: 陈言

日前,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香怡社区法治观测点热闹非凡。20多名居民围坐一起,讨论小区一楼业主占道经营事宜整改情况。法治观察员彭秀英坐在一旁倾听,记录居民对此事处理的满意度。


法治观察员收集社情民意

这样的场景,正是忠县“法治之眼”工作机制在基层落地运行的生动缩影。据了解,忠县通过建立法治观测点、聘请法治观察员并邀请其参与法治督察,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法治之眼”工作机制。该机制致力于强化社会监督,促进法治观察与法治督察相结合,不断提升法治建设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织密感知网络:12个观测点构建法治前哨

复兴司法所作为全县法治观测点之一,今年,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我县某校存在校园欺凌现象。复兴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法治之眼”机制,提出“专项治理校园欺凌现象的建议”,促成县教委、县公安局联合出台“校园霸凌处置指引”。

新出台的“校园霸凌处置指引”明确“三早”机制(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建立公安、教育、司法三方联动响应平台。根据“校园霸凌处置指引”,县教委联合县公安局、县司法局优化配置全县89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为青少年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在法治观测点的建议下,今年全县中小学统一将“开学第一课”主题确定为“反校园欺凌教育”,通过情景剧、案例解析等形式,系统讲解欺凌识别、预防和处置流程,覆盖师生2.3万余人,校园安全法治意识明显提升。


法治副校长上“开学第一课”

今年,忠县优化布局12个基层法治观测点,覆盖法律服务机构、执法部门、社区组织等。通过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干部、司法工作者等参与,形成“群众点单—观察员接单—部门办单”的闭环体系。

精准把脉民生:11条线索推动基层治理

此前,社区法治观察员黄红云在工作中发现了部分宾馆旅客身份信息登记不严的问题,随即将问题线索上报到“渝法督”法治管理系统。

县公安局通过“渝法督”得到线索并研判分析后,随即组织警力对住宿行业开展了系统排查,对摸排出的违规行为给予了警告,对经警告不改的加大处罚力度并加大宣传教育,增强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

目前,忠县共聘请了12名不同领域的法治观察员,他们化身“法治探头”,深入基层一线,敏锐捕捉法治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真问题。累计发现并解决宾馆登记漏洞、违规电动车运营等11个民生问题线索,通过“群众视角+专业研判”模式,将法治触角延伸至交通执法、医疗教育等细微处,推动基层治理进一步完善。

链条闭环整改:督察覆盖29个乡镇街道

如果说基层观测点是发现问题的“前沿哨”,那么法治督察便是驱动问题解决的“推进器”。忠县将法治督察作为“法治之眼”机制的重要一环,推动形成了“观测点广泛收集、观察员精准传递、督察力量强力驱动”的多层次监督闭环。

今年7月,忠县县委依法治县办便联合7个单位,组织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各方力量,成立了6个专项督察组,对全县29个乡镇街道、31个机关单位及部分村(社区)开展了全面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

针对督察发现的问题,忠县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严格督促相关单位明确措施、责任与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目前,相关单位涉及的10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近年来,忠县开展“督察—整改—反馈”全链条督察,重点整改党政履职不到位、涉企执法不规范等问题,深挖背后的原因和责任,不断压实督察整改责任,强化调度督促,对整改不力的情况采取通报、督导等措施,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闭环。

从交通执法到民生保障,从行业监管到医疗教育,“法治之眼”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让法治真正可见、可感、可用,实现“群众呼声必应、民生关切必答”,让法治建设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