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书声再起。新学期伊始,甘孜州检察机关“甘孜绿芽”未检团队的检察官纷纷走进各地校园,化身法治副校长和普法宣讲员,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从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到贴近生活的法律条文,从防范校园欺凌到交通安全教育,检察官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让法治课既有趣又有用。
9月初,全州检察机关累计开展法治宣讲近50场,覆盖师生7000余人。这一场场兼具法治力度与司法温度的普法活动,如同秋日暖阳,洒遍雪域高原的校园,为甘孜“绿芽”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
红色精神融入法治教育
“当年红军战士过草地,饥寒交迫,只能煮草根、嚼皮带充饥。即便只剩下半袋青稞,也会分给受伤的战友……”在甘孜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一名退役军人的深情讲述,将50多名中学生的思绪带回九十年前的峥嵘岁月。
这是甘孜县检察院特别设计的“开学第一课”。检察官邀请退役军人走进课堂,先用红色故事点燃爱国情怀,再以案例拆解和互动问答的形式,详细讲解青少年权益保护、校园安全等法治问题。这堂既有“烽火味”又有“法治范”的课程,让爱国种子与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共同生根发芽。
同样的红色传承也在丹巴县半扇门小学上演。检察干警组织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式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威武精良的装备让同学们心潮澎湃。检察官趁热打铁,激励大家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随即开展“反对校园欺凌”法治讲座,将激昂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法律知识。
“红色精神铸魂,法治知识护身。”甘孜县检察院检察官这样描述他们的设计理念。当孩子们听完先辈们的奋斗故事后,检察官又将话题转向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在热烈互动中,同学们明晰了法律边界,筑牢了自我保护的法治防线。
量身定制的法治课堂
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甘孜州检察机关精准施策,开展分层化、差异化的法治教育,确保普法内容“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低年级学生注重安全常识教育,高年级学生侧重法律责任划分。”炉霍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熊阳介绍。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上,检察官们用卡通图片和趣味提问,讲解“身边的法律小常识”,如“不能抢同学文具”“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面对中年级学生,则结合真实案例和仿真毒品模型,解读刑法、禁毒法,揭示校园欺凌和毒品的危害;而对高年级初中生,课程内容升级为“管理思想行为”“学习励志人物”“远离违法犯罪”三大板块,涵盖哲学、法律、军事、爱国主义等多方面,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法治观。
为了让法律知识更加生动易懂,炉霍县检察院自制了法治动画片《择善弃恶做新时代好少年》。动画以中学生“多吉”的校园生活为线索,将法律知识融入趣味剧情中,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法律知识。在色达县康勒乡中心小学,色达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阎劲带着卡通PPT走进课堂,围绕“什么是犯罪”“校园里的犯罪有哪些”“如何远离犯罪”等孩子们关心的问题,以“案例讲解+互动体验”激发思考。
守护孩子们的安全防线
“遇到同学索要财物该怎么办”“网上陌生人发来的链接能点吗”在各个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上,检察官们直击校园安全痛点,用一个个真实案例深入剖析校园欺凌、电信网络诈骗、性侵害等安全隐患及法律后果,切实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与法治意识。
防范校园欺凌成为法治课堂的核心主题。九龙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沙坪中学法治副校长王秀芳以典型案例为镜,剖析校园欺凌和聚众斗殴的成因与危害,叮嘱学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稻城县检察院“亚丁绿芽”团队的“绿芽姐姐”则通过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让学生们切身感受校园欺凌之痛,引导他们敬畏法律、善用法律,坚决不做受害者、欺凌者或冷漠的旁观者。
预防性侵害是重中之重。巴塘县检察院“小冬红”未检团队从“认识身体隐私部位”“分辨不当接触”“遭遇危险如何应对”三个维度,帮助学生树立身体界限意识。理塘县检察院干警通过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掌握实用防护技能。
综合安全教育同样不容忽视。泸定县检察院联合交警大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讲,通过警示视频和案例讲解,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德格县、雅江县等地检察院的普法活动还涵盖了防溺水、网络安全、消防安全、禁毒教育等内容,全方位筑牢学生的生命安全防线。
构建全方位保护网络
法治教育不止于课堂。在活动最后环节,丹巴县检察院和石渠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专门为教师开设讲座,详细讲解强制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流程,助推教育工作者增强责任意识,真正成为校园安全的“守门人”。
“我们要确保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时,学校能够立即行动,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丹巴县检察院检察官这样告诉老师。
德格县检察院积极延伸职能触角,争取社会资源,促成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为当地三所小学捐赠了351套校服,让法治关怀变得更加实在。乡城县检察院在民族团结进步节当天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法治教育相结合,赋予了“开学第一课”更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堂法治课能带来什么?或许正如一名学生所说:“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很多日常行为都要遵守法律规定。”一名老师感叹:“法治课不仅教会了同学们遵纪守法,更在他们心中点燃了志向与担当。”
夜幕降临,高原上的“开学第一课”暂告一段落,但法律的种子已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甘孜绿芽”未检团队的检察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构建全方位保护网络,让法治的阳光,持久地照亮雪域高原上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